洁净度对高强度钢高周和超高周疲劳破坏行为的影响
【摘要】:利用旋转弯曲疲劳和超声波实验,研究了四种商业生产的42CrMo 钢和60Si2CrVA 弹簧钢的高周和超高周疲劳破坏行为。结果表明,虽然两种42CrMo 实验料的氧含量差异很大,但二者的疲劳性能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而氧含量相同的两组60Si2CrVA 弹簧钢的疲劳性能却存在显著的差异。进一步的疲劳断口分析表明,实验料高周和超高周疲劳性能的这种差异主要与钢中的夹杂物尺寸有关,即随着夹杂物尺寸的减小,实验料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均逐渐提高。此外,对于内部夹杂物引起的疲劳破坏,在低应力幅、高循环周次(约大于10~6 cyc)下,在夹杂物周围往往存在粗糙的粒状区域(GBF)。随着60Si2CrVA 钢超声波疲劳断口裂纹源夹杂物处应力场强度因子ΔK_(inc)的减小,疲劳寿命 N_f 增加;而 GBF 处的ΔK_(GBF)并不随 N_f 变化而变化,基本为一常数(平均值为4.0 MPa·m~(1/2))。
|
|
|
|
1 |
薜红前,陶华;20 kHz频率下高强度钢超高周疲劳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2005年05期 |
2 |
邵闯;BATHIAS Cloude;WAGNER Danièle;陶华;薛红前;;一种高强度钢的超高周疲劳及热耗散研究[J];材料导报;2010年16期 |
3 |
翁宇庆;;提高高强度钢使用寿命的科技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09年Z2期 |
4 |
李治彬;高强度钢54SCV6超高周疲劳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5 |
王广生;航空高强度钢原材料和热加工的缺陷及改进措施[J];材料工程;1983年02期 |
6 |
韩曙光,董战虎;13M nNiMoNbR钢焊接[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
7 |
王磊;费敬银;辛文利;;飞机起落架应力腐蚀断裂及预防措施[J];热加工工艺;2011年04期 |
8 |
江亚平;;高强度钢在混凝土泵车上的焊接应用[J];现代焊接;2007年05期 |
9 |
陈连银;;加工高强度钢用的四棱钻头[J];机械工人.冷加工;1974年04期 |
10 |
马永年;高强度钢的刨削[J];工具技术;1985年12期 |
11 |
H.鲍姆加特;杨荫;;近海技术用高强度钢[J];材料开发与应用;1985年06期 |
12 |
蔡长根;何中南;;焊接高强度低合金钢产生的层状撕裂[J];造船技术;1986年04期 |
13 |
许昌淦;高强度钢在马氏体点以下的贝氏体转变[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
14 |
刘建新,涂小慧,胡志忠,鄢文彬,涂铭旌;两种低合金高强度钢的低温疲劳裂纹扩展机制及疲劳机制图[J];机械工程材料;1992年04期 |
15 |
陈伟
,宋大有;直径3.22m高强度钢双层壳压力筒的焊接[J];造船技术;1992年09期 |
16 |
马俊才;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发展与对策[J];山东冶金;1997年05期 |
17 |
张宏浦;轴承零件洁净度的测试分析[J];轴承;1998年02期 |
18 |
徐九华,王珉;内螺纹冷挤压强化对高强度钢疲劳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1999年06期 |
19 |
于凤云,马光锋,张经充;高强度钢钻削加工切削力经验公式的建立[J];煤矿机械;2000年11期 |
20 |
陈俐
,胡席远
,胡伦骥;高强度钢的激光焊接性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02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