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谭文;许云波;刘振宇;吴迪;;层流冷却方式对中厚板温度场影响的数值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8期 |
2 |
谢海波,徐旭东,刘相华,王国栋;层流冷却过程中带钢温度场数值模拟[J];钢铁研究学报;2005年04期 |
3 |
蔡晓辉;张中平;李成花;;攀钢热轧厂层流冷却控制系统[J];轧钢;2009年06期 |
4 |
管鄂;黄纪忠;;液气介质雾化淬火[J];机械设计与制造;1981年05期 |
5 |
魏士政,王昭东,赵德文,刘相华,王国栋;中厚板控制冷却技术[J];钢铁研究学报;2002年05期 |
6 |
赵迪;郑中;邱春林;;本钢热轧带钢卷取温度优化研究[J];轧钢;2007年01期 |
7 |
殷槐金,方顺发;回火冷却方式对1Cr12Mo方钢残余应力的影响[J];上海汽轮机;2000年02期 |
8 |
刘政;刘小梅;朱应禄;;硅酸铝短纤维增强ZL108复合材料热处理组织[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7年02期 |
9 |
韦媚媚;梁栋;赵哲;;加热温度、时间和冷却方式对黄铜金相组织的影响[J];广东公安科技;2010年01期 |
10 |
谢海波;邱长军;刘相华;王国栋;;热轧带钢层流冷却温度优化控制策略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1 |
张宪庆;赵振纲;;热轧带钢同板差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方法[J];鞍钢技术;1991年07期 |
12 |
董砚;张靖轩;王睿;孙鹤旭;;冷轧薄板闪光对焊机电源控制系统[J];焊接技术;2009年11期 |
13 |
关宗山;;钢板轧后冷却过程传热研究和计算[J];鞍钢技术;1991年01期 |
14 |
王玉兰,焦兴贵;提高LF6M板材屈服强度的研究[J];轻合金加工技术;1992年04期 |
15 |
王齐铭;;热处理制度对30CrMnSiA钢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J];钢铁研究;1993年03期 |
16 |
王耀宁;马红周;郭志军;赵西城;;热处理对BT-20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7年12期 |
17 |
李亚欣;刘雅政;洪斌;朱洪武;邹喜洋;;P110级石油套管淬火组织形态对残余应力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10年08期 |
18 |
黎正华;李晓谦;张明;许显华;;超声外场对7050铝合金铸锭凝固微观组织的影响[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3期 |
19 |
刘建华,史增洪,张瑞军,杨庆祥,王爱荣,宋诚忠,张炜星;热变形后的冷却方式对白口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钢铁研究;1999年02期 |
20 |
张一欣;郑勇;郑建智;赵永乐;;冷却方式对Ti(C,N)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硬质合金;2009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