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无源性分析的鲁棒输出反馈控制设计

朱臻  张侃健  
【摘要】:基于无源系统理论,该文讨论了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输出反馈控制问题。通过虚拟串联微分多项式到系统的输入端,回避了无源化方法所需的相对阶为1的条件,并进一步利用切换控制完成了虚拟串联后的控制器实现。仿真结果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玉振;刘玉常;冯刚;;非线性哈密顿控制系统输出反馈同时镇定(英文)[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2期
2 顾荃莹;宋建梅;;导弹鲁棒H_∞输出反馈姿态跟踪控制器设计[J];兵工学报;2007年06期
3 胡云峰;李超;李骏;郭洪艳;孙鹏远;陈虹;;基于观测器的输出反馈电子节气门控制器设计[J];自动化学报;2011年06期
4 姜长生;关于输出反馈特征结构配置的鲁棒性[J];电光与控制;1988年01期
5 费树岷,霍伟;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H~∞控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6 费树岷;非线性不确定系统鲁棒镇定的H~∞方法[J];控制与决策;1995年05期
7 曹永岩,孙优贤;离散系统输出反馈强正实控制器综合[J];自动化学报;1998年01期
8 苏信;赵世敏;孙政顺;;状态观测器的实验开发[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05期
9 刘松晖;吴俊;徐巍华;陈生;;一种输出反馈网络化控制系统及其稳定性[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3期
10 陈敏;吴保卫;李贤;;非线性不确定中立系统的记忆状态反馈保性能控制[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11 李湘滨;杨志远;沈自钧;;输出反馈鲁棒极点配置的一种新方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12 秦滨,施颂椒,席裕庚;非线性系统 H_∞ 的输出反馈鲁棒镇定[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13 郑连伟,黄守东,刘晓平;一类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H_∞ 控制(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年06期
14 胡刚,任俊超,刘永清;不确定广义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镇定[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15 保宏,段宝岩,阎力;非线性变结构不确定连续系统的反馈控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6 张建林;广义离散时滞系统基于输出反馈的H_∞控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4年06期
17 阎宵霞;;离散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1期
18 王海晏;;最优鲁棒输出反馈控制器参数化设计[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1993年04期
19 刘粉林,黎阳生,王银河,张嗣瀛;不确定相似组合系统的分散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J];信息与控制;2000年02期
20 姚合军;;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静态输出反馈滑模控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臻;张侃健;;基于无源性分析的鲁棒输出反馈控制设计[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三)[C];2005年
2 张奕群;董德发;;非线性跟踪-微分器噪声抑制能力的改进[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张新政;刘永清;;多组时滞非线性连续控制大系统的镇定[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沈绍群;王文襄;鲍敏杭;王麦广;刘秀蛾;;抗高过载微差压传感器[A];2000全国力学量传感器及测试、计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艳;胡维礼;;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A];2005年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艳;胡维礼;;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二)[C];2005年
7 房毅宪;王宝文;王永茂;;基于偏差递归神经网络的股价预测(英文)[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全国第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荣莉;马庆云;柴天佑;;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退火炉炉温直接自适应控制[A];199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9年
9 张正道;胡寿松;;基于神经网络免疫集成的非线性时间序列故障预报[A];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04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凌呼君;曹永军;潘立鑫;;神经网络广义预测控制在单元机组中的应用[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红吉;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宗锡;刚体姿态控制及其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3 巩长忠;基于T-S模糊模型的控制方法及稳定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4 蒋沅;非线性系统全局鲁棒自适应输出调节及其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5 何召兰;几类切换系统的滑模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苏成利;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陈宁宁;开放式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8 刘业超;柔性关节机械臂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马建伟;多指标满意PID控制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10 伍俊;基于观测器的线性切换系统输出反馈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业伟;基于组态王和MATLAB的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在线控制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李睿钦;基于FUZZY-PID算法的汽车空调控制器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3 李艳芳;基于泛函网络的预测模型及算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4 胡海东;混沌控制问题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5 许建;液压传动伺服系统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08年
6 王飞飞;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实际跟踪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艳军;非线性系统的无源化控制[D];沈阳工业大学;2004年
8 高婷婷;比例积分输出反馈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和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9 冯惠惠;输入饱和离散系统输出反馈和输出调节问题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耿金芬;模糊控制电子节气门的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模糊计算不“含糊”[N];计算机世界;2003年
2 本报记者  鲁扬;谐波扰动智能建筑[N];中华建筑报;2006年
3 ;ANSYS在航空工业的应用[N];中国航空报;2002年
4 黑龙江 刘继服;称重传感器简介[N];电子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