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垃圾管理体系的变迁——可持续发展垃圾管理模式的变迁途径及机制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处理生活垃圾问题措施的发展过程,描述了现在国内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和政策体系的现状,以及在现行政策气候下其可能的变迁方向及其可能出现的困难。研究建议潜在的研究必须自由地融合不同处理垃圾问题的措施,创造容纳不同改革措施的空间。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变迁框架,建议应对更多的关注和加强由下而上的研究方法。
|
|
|
|
1 |
孙正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J];化学工程师;1999年01期 |
2 |
孙晓芹;国外控制城市生活垃圾的几种办法[J];中国环保产业;1999年02期 |
3 |
尚谦,袁兴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及特性分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1年02期 |
4 |
张永生,崔佃贞,张秀绘;利用可收集城市生活垃圾做载体生产农用多元复合肥的工艺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1年05期 |
5 |
张燕清;城市生活垃圾走资源化处理之路[J];城市开发;2003年02期 |
6 |
林兰清;浅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J];热带农业工程;1998年01期 |
7 |
周维芝,潘军,苗苏丰;加拿大城市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离与干湿堆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04期 |
8 |
杨荫凯;发挥联动优势 实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J];资源.产业;2000年12期 |
9 |
董文成,庄辉;枣庄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与防治对策[J];山东环境;2000年S1期 |
10 |
单明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方法初探[J];冶金能源;2002年03期 |
11 |
宗硕;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综合利用技术[J];山东环境;2000年02期 |
12 |
;国外控制城市生活垃圾的方法(一)[J];陕西环境;1999年01期 |
13 |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J];环境卫生工程;2004年04期 |
14 |
赵由才;城市生活垃圾及其处理[J];世界科学;2000年10期 |
15 |
赵景联;西安市15万吨/年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系统[J];陕西环境;2000年01期 |
16 |
王里奥,陈萌;三峡库区城市生活垃圾的理化性质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4期 |
17 |
李建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J];广西节能;2003年04期 |
18 |
孙大鹏,马溪平,肖鹏飞,刘长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探讨[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4年05期 |
19 |
刘常青,赵由才;城市生活垃圾的DSC和TGA分析与热值估算[J];云南环境科学;1997年02期 |
20 |
赵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及其处理方法[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