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正兴;焦炭质量改进的可能性和限制因素[J];燃料与化工;1997年04期 |
2 |
叶元樵;改善焦炭质量的措施探讨[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2年02期 |
3 |
冯杰,王德祥,赵东升;酒钢焦炭质量现状及几点建议[J];甘肃冶金;1995年04期 |
4 |
蒋玲;从发展大量喷煤角度对改善焦炭质量和采用干熄焦技术进行评价[J];武钢技术;1997年03期 |
5 |
巩稀奎,田波;反射率和直方图结合常规分析控制焦炭质量的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1995年01期 |
6 |
李杏娟;优化配煤结构,改善焦炭质量[J];湖南冶金;2002年02期 |
7 |
贾丽晖;改善武钢焦炭质量评述[J];钢铁研究;2000年02期 |
8 |
李振波,肖洪;关于冶金焦炭质量标准的分析与建议[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1年02期 |
9 |
王立夫;煤氧化对焦炭质量的影响[J];天津建设科技;1994年02期 |
10 |
余文华,舒文东,周洪明,苏庆余;攀钢炼焦用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钢铁钒钛;1996年04期 |
11 |
刘培生,张孝天;炼焦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冶金能源;1998年02期 |
12 |
杜功柳,刘智平,潘立慧,周学鹰,李清田,梁健;提高高炉焦炭质量的研究[J];武钢技术;2000年05期 |
13 |
刘显清,陈锡通;提高焦炭质量的措施[J];南方金属;2002年05期 |
14 |
李振波,王瑞祥,牛国强,王井东,肖洪;革新炼焦工艺 提高焦炭质量[J];河北冶金;1999年05期 |
15 |
王立富,魏伯力;焦炭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J];冶金能源;1995年01期 |
16 |
P.Arendt
,何家梅;焦炉内的裂解反应及其对焦炭质量的影响[J];燃料与化工;2002年03期 |
17 |
王兆荣;改进备煤工艺、提高焦炭质量[J];包钢科技;1985年03期 |
18 |
T.VanderB.vdVelden!荷兰,R.Alvarez!西班牙,M.Ferraro!意大利,J.Fohl!奥地利,K.Hofherr!德国,J.M.Huart!法国,E.Mattila!芬兰,R.ProPson!比利时,R.Willmers!英国,陈世读;改善焦炭质量的可能性和局限性[J];燃料与化工;1998年05期 |
19 |
胡德生,吴信慈,冒建军,曹进;宝钢炼焦配煤的技术进步[J];钢铁;2004年01期 |
20 |
钟焕然,周兴华;狠抓优化配煤 提高焦炭质量[J];山东冶金;1997年S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