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金属矿勘查方法技术的新进展

李色篆  
【摘要】:论述了锰、铁、金矿勘查方法技术的新进展。实现观测仪器高灵敏度、微机化、智能化,拓宽了岩矿石物性标志分类准则模式应用领域。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激发极化法、激电脉冲衰减法、CT法、高精度磁法、遥感等方法的找矿勘查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痕量金发射光谱法分析灵敏度的提高、金矿带岩石地球化学异常专家预测系统和金矿带原生晕叠加模式预溯准则等的提出使化探找金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找矿模型及不同勘查阶段最佳勘查方法技术系统的应用获得良好找矿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道清;胡守智;闫寻;;水文物探方法与技术现状[J];河南水利;2000年05期
2 伍式崇;龙自强;曾桂华;龙伟平;;湖南锡田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勘查主要进展及找矿前景[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1年02期
3 ;新发现[J];中国矿山工程;2011年03期
4 刘其;;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新进展[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6期
5 孙跃;马生明;刘显凡;刘崇民;徐明钻;唐世新;;浙江大岭口银铅锌矿床异常结构及深部矿体预测方法研究[J];矿产勘查;2011年03期
6 孙剑;陈岳龙;李大鹏;;隐伏矿床勘查地球化学新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7 曹俊兴;刘树根;田仁飞;王兴建;何晓燕;;龙门山前陆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研究[J];岩石学报;2011年08期
8 ;2012年《石油物探》征订启事[J];石油物探;2011年04期
9 魏厚振;颜荣涛;韦昌富;吴二林;陈盼;田慧会;;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相平衡问题研究综述[J];岩土力学;2011年08期
10 李思发;李亮;闵艳艳;龚梅;;ArcGIS三维分析技术在潜在滑坡体预测中的应用[J];贵州地质;2011年02期
11 肖朝晖;王招明;吴金才;姜仁旗;;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层序地层划分及演化[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3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色篆;;金属矿勘查方法技术的新进展[A];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7年
2 周小平;陈卫;阮百尧;程志平;;瞬变电磁法在安徽某区寻找隐伏矿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鲁永康;曲赞;强建科;薛继安;;“水线区”深埋相邻电缆的精确定位方法技术[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士恩;戴呈祥;;水利工程隐患的雷达探测方法与图像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卢荫庥;;七种痕量元素野外(现场)快速分析方法技术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6 高德章;唐建;陆志宏;薄玉玲;;重磁资料进行海区地学断面研究的方法技术[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陈瑜;林春;;“全国现代生理学实验方法技术及机能实验研究性教学法培训班”圆满结束[A];中国生理学会论文汇编2005年第四期[C];2005年
8 熊盛青;于长春;;中高山区航磁方法技术及其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王海燕;;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中重、磁方法技术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应平;阚泽忠;金立新;李忠惠;;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定级方法技术探讨[A];贯彻循环经济促进法开发固体废物资源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先熔;地电化学成晕机制、方法技术及找矿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文雪琴;荒漠戈壁区深穿透地球化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李怀渊;勘查隐伏砂岩型铀矿物化探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4 甘其刚;川西坳陷深层致密非均质裂缝性气藏地震识别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李勇;储层图形(像)融合与富气非线性检测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李琼;复杂储层地震预测理论及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肖富森;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地震综合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戴勇;致密碎屑岩储层裂缝地震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郭志宏;航磁及梯度数据正反演解释方法技术实用化改进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年
10 李学民;由大地电磁数据同时反演电阻率和磁化率参数的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力格图;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技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飞雪;CRM客户满意核心理念确立及其策略、方法技术实现模式[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3 丁娟;海上三维地震资料储层预测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陈斌文;公路岩溶洞穴探测的综合物探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孙治国;变偏VSP技术在油田开发区块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焦光利;行动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技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恒辉;高精度浅层工程地震勘查软硬件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8 解团结;山区煤田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9 王俊琴;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刘冰;SD公司工作分析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颖;总局干校举办金属矿勘查技术培训班[N];中煤地质报;2011年
2 记者 王文昭;陕西:找矿目标锁定国家急缺矿种[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3 张诚;老油气区精细深化勘探方法技术与实效项目[N];科技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孙宇浩 通讯员 王中义;技术服务“第二找矿空间”[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中国地质调查局供稿;金属矿地震方法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于德福 田雪莲 本报通讯员 夏鹏;地质科技,助力社会经济快车[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周冬莉 拓伟;破茧成蝶 两翼齐飞[N];中国矿业报;2011年
8 黄娟 吴燕;我州首次成功拍卖探矿权[N];阿坝日报;2006年
9 李响;透视地层,寻找深部隐伏矿床[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10 王中义;地勘新兵器:阵列电磁法[N];中国矿业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