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钢—混凝土组合梁滑移对挠度的影响

张喜德  徐德新  范崇仁  
【摘要】:对组合梁的钢梁与混凝土板间相对滑移对挠度的影响作了分析研究,所提出的组合梁挠曲线微分方程近似解能较准确估计滑移对挠度的影响;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按完全交互作用设计的组合梁,滑移使挠度的增加也会达到不可忽视的程度. 并提出了考虑滑移影响的挠度实用计算公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华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概况及其应用[J];山西建筑;2011年22期
2 陈斌;申玲;刘方成;;桂林市南洲大桥组合梁徐变效应分析[J];福建建筑;2011年05期
3 胡佳安;张先蓉;刘佳;黄民水;朱宏平;;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梁有效宽度[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年02期
4 齐文忠;李英俊;刘晟;何劲;牟春雷;;斜拉桥组合梁悬拼吊机的研制与应用[J];公路;2011年07期
5 王鹏;周东华;王永慧;王辉涛;;剪切连接件分段布置时组合梁滑移计算[J];建筑结构;2011年08期
6 李新生;王刚;申永刚;;双层砼板组合梁下部剪力件对上层砼板应力影响研究[J];科技通报;2011年04期
7 李玉顺;沈煌莹;单炜;吕博;蒋天元;;钢-竹组合工字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7期
8 高轩能;朱皓明;黄文欢;;标准火灾下U型钢-混凝土梁的耐火性能[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9 王隽;;组合梁中栓钉受力的有限元模拟分析[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1年03期
10 李盛勇;陈晓航;廖耘;;广州合景大厦圆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框架组合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11 占玉林;赵人达;毛学明;董碧霞;;东平大桥钢-混凝土结合段模型试验[J];桥梁建设;2011年04期
12 马泽峰;陆洲导;蔡兹红;施从伟;刘宏欣;;无锡大剧院钢桁架组合梁屋面设计[J];结构工程师;2011年03期
13 冯联武;魏军;;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收缩徐变效应研究[J];公路;2011年07期
14 刘宏杰;;竖向荷载作用下人工硬壳层的应力分布特性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23期
15 王海龙;;浅析钢桥梁安装方法[J];科学之友;2011年16期
16 卢兵;肖承初;;桥梁结构中混合截面梁的有限元计算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9期
17 武秀根;郑百林;贺鹏飞;刘曙光;;柱体限制失稳形态的统一挠度曲线方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8 夏方;;浅谈钢-砼组合箱梁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19 侯利军;张秀芳;徐世烺;;拉伸应变硬化UHTCC材料的弯曲变形分析[J];工程力学;2011年08期
20 王昆;王佳;;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桥结构计算分析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德;徐德新;范崇仁;;钢—混凝土组合梁滑移对挠度的影响[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7年
2 杜新喜;施浩;;组合框架梁在住宅钢结构中的应用[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鑫;张绍武;高建;;型钢加固混凝土梁的最大承载力的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马忠诚;张三柱;凌志诚;;栓钉连接件的力学模型及强度统计公式[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5 朱万明;曹平周;;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腹板的稳定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6 李天虹;冯鹏;叶列平;;FRP-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研究[A];FRP与结构补强——'05全国FRP与结构加固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5年
7 葛胜锦;刘士林;张建功;;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结构设计与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张喜德;邓志恒;徐德新;;钢与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弹性性能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9 王景全;吕志涛;刘钊;;部分剪力连接钢-混凝土组合梁变形计算的组合系数法[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春生;聂建国;;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疲劳性能研究进展[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宏伟;组合梁与连续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代艳杰;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设计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杜德润;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及组合框架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柳旭东;空腹灌浆圆钢管桁架—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及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张格明;预应力内置灌浆方钢管桁架混凝土组合梁基本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王银志;考虑结构整体性的组合梁抗火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雷宇;组合梁斜拉桥静力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刘阳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与地震易损性分析[D];清华大学;2009年
9 刘清平;水平荷载作用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梁框架的实用设计方法[D];同济大学;2006年
10 余学芳;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有限元模拟[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杨;钢结构—碎煤机室系统的动力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郭杰华;钢—混凝土组合梁有效翼缘宽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 毛学明;铁路预弯组合梁力学性能的研究及其设计软件的初步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赵天石;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组合梁斜截面受剪试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张建华;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承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6 易海波;钢—混凝土组合梁翼板有效宽度的试验与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7 徐博文;钢与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剪力连接件性能研究及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旭宏;负弯矩作用下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的滑移效应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丁芳;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柱节点的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陈辉;SMW工法中型钢—水泥土共同作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世权;组合梁技术在玻璃幕墙工程中的应用[N];广东建设报;2002年
2 夏军;实现维修加固旧有桥梁交通不中断[N];科技日报;2006年
3 由航天航空学院郑泉水教授、黄克智院士完成 由材料系黄勇教授等完成 由计算机系张尧学教授等完成 由精仪系殷纯永教授与天津大学叶声华院士等合作完成 由航天航空学院过增元院士等与山东大学合作完成 由精仪系、精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副研究员裴京等完成 由土木系聂国教授等与中南大学合作完成;我校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部分获奖项目简介[N];新清华;2005年
4 雨林;技术管理双创新 建设一流的跨河大桥[N];中国交通报;2006年
5 记者 刘卫宏 沈楠;中国亚运金牌突破1000枚[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阎丽宏 连佳机 张志新 王冬恒 刘广勋;科技创新铸就路桥丰碑[N];人民铁道;2007年
7 特约记者 阎丽宏 通讯员 潘利平;文化的跨越[N];中国交通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何大成 通讯员 曹战锋 张国茂;为世界桥梁史大写个V字[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1年
9 记者 陈树青 通讯员 杜柏思;历四次台风泰然屹立海上[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10 邢仁峡;高寒地区冬季施工混凝土如何保温[N];中国水利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