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竺存宏  
【摘要】:本文根据跨度为4.0m 的预弯复合梁在一次性加载破坏过程中实测的梁挠度、截面应变与作用荷载的关系,得出了预弯复合梁开裂后刚度随作用荷载的衰减规律、截面几何形心随作用荷载的移动规律,从而提出了预弯复合梁一次性加载破坏过程中,一期混凝土开裂状态时的刚度和强度的实用计算式,本实用计算式与国外现行有关规范相比,本文公式的计算值更接近于梁的实际工作状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煜;周博;贺拴海;葛耀君;;基于裂缝特征的PC简支梁损伤刚度评估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竺存宏;;预弯复合梁一次性加载破坏的刚度和强度[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2 王树和;李广远;李伟;;预弯复合梁动力特性的动态有限元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3 高立人;;坦帕国际机场南停车楼预应力混凝土螺旋式双车道结构设计[A];第九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4 陈光生;;部分预应力对重复荷载影响的分析[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三卷)[C];1990年
5 周履;吴建中;;关于预应力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若干计算问题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8年
6 杜进生;赖国麟;;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力分析[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7 唐亮;聂建国;;波形钢腹板体外预应力组合梁极限状态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胡达和;马国雄;;砼桥梁加固的若干问题[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2002年
9 吴刚;吕志涛;;外贴FRP加固混凝土梁粘结破坏机理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白生翔;王晓锋;;混凝土受弯构件短期弯曲刚度统一模式[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凌波;在役预应力梁桥残余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钦先;考虑收缩徐变影响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长期裂缝宽度计算[D];中南大学;2008年
2 江蛟;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收缩徐变损失及裂缝控制设计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8年
3 苗宇;钢筋混凝土矩形桥墩开裂刚度理论初探[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4 利亮;冷拔丝预应力砼连续多孔板的次弯矩及内力重分布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5 徐振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长期裂缝机理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6 夏云龙;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疲劳可靠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7 李旭;预应力混凝土梁下挠机理及开裂后的计算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许冰;基于荷载挠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承载力评定[D];长安大学;2009年
9 崔军;混凝土结构性能评估的损伤元模式[D];长安大学;2000年
10 聂红宇;开裂状态对氯离子环境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