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荧光铜纳米簇用于钴离子的超灵敏免标记检测
【摘要】:【目的】为了检测浓度超标的重金属离子,探讨了一种新的荧光探针传感器检测法。【方法】利用柠檬酸钠作为还原剂合成铜纳米晶,然后加入半胱氨酸作为刻蚀剂和保护剂与铜纳米晶配体交换反应合成荧光铜纳米簇。利用铜纳米簇作为荧光探针建立了一种检测水样中重金属钴离子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当钴离子存在时,破坏了铜纳米簇,导致荧光迅速降低。【结果】当在较宽的钴离子浓度范围(10mmol/L-1μmol/L)时,铜纳米簇荧光猝灭程度呈现线性关系(R=0.9700),其检出限较低(1μmol/L)。【结论】铜纳米簇传感器特异性选择钴离子,不受其它金属离子干扰,说明检测的选择性较好,基于此完成对钴离子的超灵敏免标记检测。并且EDTA可作为钴离子的螯合剂,实现了铜纳米簇传感器的循环往复利用。
|
|
|
|
1 |
诸葛蔚山;陈桠雯;金秀儿;连国军;;二硫苏糖醇直接光度法测定钴离子含量[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1年08期 |
2 |
王瑞荣;钽激光等离子体类镍和类钴离子谱线辨认[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3 |
魏诠,应春钟;载钴分子筛的XPS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年01期 |
4 |
薛全民,张永春,周锦霞;钴离子交换分子筛对一氧化氮的吸附性能[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年01期 |
5 |
牛静;贾子健;孙婉琪;张宁;;基于钴离子介导信号转换的抗坏血酸比色分析[J];化学通报;2020年10期 |
6 |
晏密英;桂卫华;阳春华;;基于灰色关联和改进SVM的钴离子浓度预测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1年05期 |
7 |
朱红求;龚娟;李勇刚;陈俊名;;一种高锌背景下痕量钴离子浓度分光光度测量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7年12期 |
8 |
王宁;爱军;;基于荧光铜纳米簇用于钴离子的超灵敏免标记检测[J];化学试剂;2018年09期 |
9 |
新型;;合肥研究院制备出新型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可高效去除水中钴离子[J];化工新型材料;2014年06期 |
10 |
;新型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可高效去除水中钴离子[J];炭素技术;2014年03期 |
11 |
晏密英;桂卫华;王凌云;;基于神经网络补偿灰色预测误差的钴离子浓度预测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年07期 |
12 |
周文杰;;适用于痕量钴离子迁移的吐温80微乳的制备及迁移条件[J];安徽化工;2007年04期 |
13 |
陈明伦,吉世印,程俭中;38≤Z≤42类钴离子n =3、Δn=0跃迁的理论计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0年01期 |
14 |
晏密英;桂卫华;阳春华;;基于智能融合策略的钴离子浓度预测模型[J];控制与决策;2011年05期 |
15 |
郁凤军,魏群,胡黎明;掺杂对包钴包亚铁磁粉中钴离子扩散行为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16 |
张冬梅;;基于钴(Ⅱ)-酪氨酸络合作用的酪氨酸极谱法分析研究[J];福建分析测试;2007年01期 |
17 |
王静,胡劲波,李启隆;马兜铃酸在钴离子注入修饰碳纤维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J];分析试验室;2003年01期 |
18 |
张骥小,喻敬贤,杨汉西;钴离子对硫酸中PbO_2电极的影响[J];电池;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