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具有螺旋结构的POMCPs及催化N-杂环的耦合

杨西亚  朱培培  沙靖全  
【摘要】:一方面,原位合成的有机配体作为连接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的桥梁已经吸引很多专家和学者的兴趣,因为经由原位合成的有机配体能够形成在常规条件下不能形成的新颖结构1。另一方面,具有螺旋结构的多酸基复合物集中了多酸催化的优异特性和螺旋的结构特性,其设计合成必然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2。因此,在原位形成的有机配体下和多酸作为无机配体的情况下,必将构建出具有新颖结构和性能优越的多酸基复合物,同时对研究复合物的结构化学和有机配体的合成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个基于多酸的复合物[Ag_6(btp)(pyttz)_6·(HSiMo_(12)O_(40))_2]·4H_2O,(pyttz=3-(pyrid-4-yl)-5-(1H-1,2,4-3-yl)-1,2,4-triazolyl;btp=5,5'-di(pyridin-4-yl)-1H,1'H-3,3'-bi(1,2,4-triazole))。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12.174(5)?,b=12.766(5)?,c=23.329(5)?,α=93.590°,β=90.790°,γ=110.640°,Z=1,R_1=0.0426,w R_2=0.1014。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复合物中包含左手和右手螺旋链,同时有机配体btp由pyttz的形成机制也被研究如下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夏江滨,杨红,李富友,黄春辉;有机配体修饰纳米Al_2O_3的合成及性质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10期
2 杜亚军;陆晓斌;徐艳;张海珍;王鹏;杨家祥;田玉鹏;薛照明;;一种新的D-π-A型的环金属化有机配体的合成与性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杨家祥;左金林;李林;孔林;许献云;;一种新型环金属化有机配体的合成与性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林长学,朱锦瞻,鲁文杰;含氮、硫有机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理活性研究[J];广州化工;1999年04期
5 彭红云;杨肖娥;;金属有机配体分析方法及金属组学研究[J];分析化学;2006年08期
6 田玉鹏,孙梅,施鹏飞,周虹屏,张居舟;一种具有双光子活性的新型有机配体的合成[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7 丁竹红;胡忻;;有机配体浸提对汤山矿区污染土壤元素的溶出效应[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0期
8 宋斌;任军;杨鹏;左金林;杨家祥;田玉鹏;陶绪堂;蒋民华;;一种新型含卟啉的环金属化有机配体的设计、合成与性质[J];功能材料;2011年09期
9 周兴旺,叶剑良,陈忠,陈志伟,黄培强;含有机配体的活性双过氧钒配合物与组氨酸的相互作用研究[J];化学学报;2002年05期
10 王应红;陈武勇;周南;尹洪雷;;SO_2与重铬酸盐的反应及有机配体对产物结构的影响[J];中国皮革;2006年13期
11 李庆远;季生福;郝志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2年08期
12 郭军;单志华;陈慧;;几种有机配体与硫酸亚铁的配合物稳定常数[J];中国皮革;2010年17期
13 章伟光,殷霞,范军,张启交,黄庙由;稀土含硫有机配体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稀土学报;2004年03期
14 沈永丰;陈苏;陈莉;;功能化CdS纳米晶的制备(英文)[J];功能材料;2006年02期
15 段利;吴祥雯;;一种新型的以三键为桥含1,3,4-Oxadiazole杂环的弯折型有机配体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J];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16 陈哲;但年华;李正军;林海;贾淑平;朱剑;曾睿;但卫华;;不同有机配体对锆-铝-钛多金属配合鞣液反应性的影响[J];中国皮革;2011年15期
17 尹作娟;高翔;孙兆林;宋丽娟;张晓彤;;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及应用[J];化学与粘合;2009年03期
18 王宁,王晓蓉,戴乐美;有机配体对水稻吸收利用稀土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19 孙祖庆,张来启,杨正玥,傅晓伟;原位合成MoSi_2-SiC复合材料的高温强化[J];金属学报;2001年04期
20 傅晓伟,杨王玥,张来启,孙祖庆,朱静;原位合成MoSi_2/SiC复合材料的组织缺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杰辉;侯芹;张潇;徐吉庆;;几个卤或拟卤化物与有机配体1:1的加合物的结构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吕存琴;庞先勇;李瑞丰;;量子化学对有机配体配合物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徐进;梁志强;李激扬;于吉红;徐如人;;系列具有新型拓扑学结构[M(C_(17)H_7O_6)(DMF)L]_8(M=Tb,Er,Y;L=H_2O,DMF)的合成及其荧光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文斌;姜崇喜;沈如;冯波;屈树新;;原位合成羟基磷灰石/明胶复合材料及表征[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5 徐杰;周红;潘志权;;四核Cu配合物的自组装[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李少斌;张春晶;马慧媛;于婷婷;刘亨;庞海军;;有机配体的空间位阻对[β-Mo_8O_(26)]基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王尧宇;;缠绕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可控合成研究[A];第六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钱国栋;陈邦林;崔元靖;肖云清;;稀土-有机框架物的分子和离子识别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钟劲茅;张正华;毕明亮;田月;孙为银;;1,6-二(3′-吡啶基)-2,5-二氮杂-1,5-已二烯-Eu~(3+)、Tb~(3+)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松;方向晨;刘利军;张晓萍;;原位合成改性八面沸石及其加氢裂化性能[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雷;基于冠醚和五元杂环桥联有机配体的自组装化学及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贺鸿明;新型多孔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罗小龙;Cu-MOFs材料的构筑及其小分子吸附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4 徐进;基于多羧酸配体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宇奇;含N、O有机配体和过渡金属的配位组装、结构及性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6 陈珍霞;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网络结构材料的合成及表征[D];复旦大学;2007年
7 郑冰;以四齿羧酸为有机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王鑫;调控含氮有机配体构建多酸杂化化合物[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施展;无机—有机杂化晶体材料的合成与结构表征[D];吉林大学;2002年
10 曹文秀;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储氢和生物质转化方面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瑞静;具有双发射的稀土—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荧光温度探测[D];浙江大学;2015年
2 梁艳玲;碱金属和有机配体对普鲁士蓝类配合物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沈盼;基于新型芳香多羧酸Cu-MOFs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质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黄超;含氮有机配体的合成及其配位化学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5 崔向茹;钴的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6 邵佳;基于巯基嘧啶类衍生物构筑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7 王秀茹;吡唑羧酸类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欧晓鹏;从无机簇到有机配体的手性传递:构筑具有选择性捕获特征的动态纳米容器[D];吉林大学;2016年
9 褚鑫;基于羧酸、嘧啶为端基的有机配体的组装化学及其微纳尺度复合材料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丁凤文;孔穴内壁富含N、O杂原子的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