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仪器分析研究生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摘要】:现代仪器分析是很多高校在硕士研究生阶段面向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能够使得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的研究生获得仪器分析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掌握常见分析仪器的结构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近年来作者从事这一课程的讲授,并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现将其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总的来说:(1)在教材建设上,该课程以定量分析为教材的主线,介绍各种仪器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测定对象,并引入化学计量学方法的讲授以便解决仪器分析方法中的诸多难题,如信号重叠、信号漂移以及信号挖掘等。(2)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比较法、直观性教学、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和专题讨论式教学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善教学效果。(3)在课程考核上,本课程采用个人演讲报告、平时参与程度和期末考试三个项目综合打分来完成学生成绩的评定。其中个人演讲报告成绩采取PPT演讲和专题讨论来完成,平时课堂主要考察平时上课的课堂交流和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通过以上的各种举措来对此课程进行改革,发现学生学习现代仪器分析课程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增强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使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依赖课堂、依赖教师的惰性大大减少,学生因此能主动充分地对现代仪器分析课程进行学习。
|
|
|
|
1 |
孙淑萍,沈建红,裴静,秦向东,王学琳;现代仪器分析是高科技发展的基础和伴侣[J];现代仪器;2001年04期 |
2 |
;第一届现代仪器分析系列专题报告与研讨会(开封)(第一轮通知)[J];应用化学;2005年09期 |
3 |
邱雁;朱仲良;沈天翔;曹同成;杨慧慈;;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改进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6年11期 |
4 |
贾长英;张晓娟;张丹阳;;现代仪器分析及其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7年02期 |
5 |
梁楠;刘清;林贤福;方文军;王国平;;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课程改革初探[J];化工高等教育;2010年05期 |
6 |
江津津;黎海彬;刘慧娟;;基于生化技能竞赛的《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
7 |
沈明月;丛培盛;张宇琦;王晓岗;朱仲良;;现代仪器分析“趣味性开放实验”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1年06期 |
8 |
张景强;李清春;张奇志;邓焕英;孙延一;;《现代仪器分析》执行过程考核的总结[J];广州化工;2012年16期 |
9 |
杨小秋;;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现状与展望[J];广州化工;2014年04期 |
10 |
张立新;;现代仪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育;2006年09期 |
11 |
刘岩,何国良,李群,王静之;现代仪器分析在合成香料结构剖析中的应用[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12 |
刘海学;王瑞;王海凤;朱文碧;王锐;包曙光;;《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
13 |
段志芳;;生物技术专业《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探索[J];广东化工;2011年11期 |
14 |
董守安;贵金属多元素的现代仪器分析[J];冶金分析;1998年02期 |
15 |
李似姣;“分析化学前沿”教学内容及方法的研讨[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6 |
朱丹;朱雷;;《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14期 |
17 |
邢晓平;;高等院校《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
18 |
丁艳;杜庆才;孙兰萍;朱兰保;;浅析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
19 |
方慧;谈“有机分析试剂”选修课的开设[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7年01期 |
20 |
杨文琴,王晶,郑洪江,朱庆魁;开设多机联用法实验教学尝试[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