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三重氢键超分子体系的弛豫现象

熊辉明  
【摘要】:超分子通过非共价键形成各种组装体。其中氢键作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命体当中。氢键可逆的缔合解离过程直接影响组装体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以及组装体的结构和功能。为了研究氢键的动态过程,我们选择将类似DNA碱基识别对这种普遍而又非常重要的氢键基元拓展构筑到更加广泛的有机高分子缔合体系,设计合成基于中等强度的三重氢键作用的超分子高分子模型体系。我们研究了这类超分子体系中存在的氢键作用对体系多尺度动态过程包括玻璃化转变、链段和活性链的弛豫过程、体系宏观力学和流体性质的影响。在这类超分子高分子模型体系中我们首次发现非常特殊、起主导的德拜(Debye)极化弛豫过程。通过对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超分子体系的研究,我们对此弛豫模式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对该类体系弛豫过程的研究也为探究在一些动态的、易受热涨落影响的一重氢键体系(如一元醇和水体系)为什么出现特殊极化弛豫现象的世纪难题提供了线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满才,姚似锦,曾盈,史作清,许名成,何炳林;大孔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对酚类物质的氢键吸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年02期
2 徐友辉;;3-羟基哒嗪二聚体氢键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夏懋;林德昌;;F—H···F是最强的氢键吗[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8期
4 李敏峰;龚兵;;由氢键引导的、经强制可控折叠形成的含孔折叠分子结构[J];化学教育;2012年09期
5 何文娣;程宏英;田安民;;胞核嘧啶氢键二聚体的电子拓扑性质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李远莉;李莉;陈宁;王琪;;水在聚乙烯醇/水体系中的状态及氢键作用[J];塑料;2011年04期
7 王长生;汪宇嘉;王红娟;;系列小分子与碱基尿嘧啶间氢键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8 郑广,沈联芳,叶朝辉;固体酪氨酸~(13)C化学位移屏蔽张量研究中的氢键作用[J];波谱学杂志;1997年05期
9 徐友辉;;N,N-二甲基脲二聚体和三聚体的氢键结构[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王伯春;刘宝林;;水玻璃化过程的氢键结构特性[J];低温物理学报;2011年03期
11 陈静;;氢键作用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2年15期
12 杨勇;窦丹丹;;三重和四重氢键体系:设计、结构和应用[J];化学进展;2014年05期
13 李家政,孙江晓,史作清;氢键吸附及其展望[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1年06期
14 魏冰川;刘振飞;卞江;;氢键能量分划方法[J];大学化学;2007年01期
15 刘焕英;胡競丹;杜浪涛;李权;;3,4,5-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氢键结构性质[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年01期
16 王郗;李莉;陈宁;王琪;;山梨醇改性聚乙烯醇体系的氢键作用及对水状态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年04期
17 蔡静;陈俊蓉;胡競丹;李权;;4-羟甲基吡啶二聚体和三聚体氢键结构性质的理论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8 黄翠英;李阳;王长生;;准确快速计算含多肽酰胺和核酸碱基的氢键复合物的氢键强度和氢键作用势能曲线[J];化学进展;2012年06期
19 陈大俊;周涵新;孙桐;杨雪忠;;对聚氨酯中氢键强度分布的理论探讨[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20 多英全,陈福泰,罗运军,陈志刚,谭惠民;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基热塑性聚氨酯氢键体系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楠;王阳阳;李霄鹏;李海霞;王平;Chrys Wesdemiotis;Alexei P.Sokolov;熊辉明;;基于氢键的超分子高分子体系弛豫现象的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2 安晶晶;杨化浩;马永梅;王海侨;曹新宇;王佛松;;PA66/PHE共混物中氢键作用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鸿雁;高金森;王大喜;刘靖疆;;氯化乙基吡啶分子结构及其氢键作用能的密度泛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江明;;大分子自组装中的非氢键作用因素[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蔡欣桐;郭绍伟;;藉由互补性多重氢键作用力对PMMA高玻璃转移温度的影响[A];2010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陈鹏磊;高鹏;詹传郎;刘鸣华;;均苯三甲酰谷氨酸乙酯在气液界面上基于分子间多点氢键作用构建的纳米图案结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伍怡蓁;郭绍伟;;透过仿效脱氧核醣核酸多重氢键产生自组装结构[A];2012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周瑜;郑燕珍;尉志武;;离子液体[Emim][Tf_2N]与乙腈的氢键作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张庆国;王楠楠;张成立;尉志武;;咪唑基三氟乙酸盐离子液体与水之间的氢键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10 解荡;江明;;球形分子与线形高分子基于氢键的自组装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瑞延;若干二聚体的结构和氢键、卤键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肖唐鑫;基于四重氢键的超分子自组装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张宏宇;基于氢键的聚合物多层膜的构筑与结构调控[D];吉林大学;2005年
4 何文娣;五种生物碱基的氢键二聚体等体系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徐璐;量化计算结合固体NMR研究高分子微观结构、氢键与链运动[D];南开大学;2010年
6 冯璐;含碱金属与碱土金属氢化物的双氢键体系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谢定海;氢键对高分子界面行为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艳萍;取代基对氢键二聚体中氢键强度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刚;氢键对酸碱电离常数影响的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3 纪爱萍;蓝移氢键起因的理论计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冬佳;碱基与N-甲基乙酰胺氢键复合物中氢键强度的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丽平;煤的抽提过程中CS_2/NMP与煤中氢键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海燕;几种类型氢键结构的电子密度拓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素纹;含杂环芳香烃体系分子间蓝移氢键的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赵秋丽;基于氢键的新型超分子功能聚合物材料的组装及其聚集体结构[D];湖南大学;2008年
9 石金君;基于四重氢键的网状超分子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彭翠;氢键微观键合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佘惠敏;看,这就是氢键![N];经济日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