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刘博文黄鹏程吴芳英  
【摘要】: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但过表达易导致黑色素瘤,另外它的代谢紊乱也易引发某些皮肤疾病,如白癜风等。因此,建立一种简单、低成本的检测酪氨酸酶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光照下,曲酸能将硝酸银还原为银纳米颗粒,当加入酪氨酸酶后,因酪氨酸酶与曲酸间的特异性结合,能抑制银纳米颗粒的生成。基于此我们构建了一种比色检测酪氨酸酶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酪氨酸酶浓度与溶液吸光度比值在0.5-5 U/mL范围呈现良好线性。此方法的机理如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欧志敏;王普;王鸿;柳彩波;;酪氨酸酶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S1期
2 胡效亚,冷宗周;酪氨酸酶电流传感器测定低浓度氰化物抑制剂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年03期
3 段玉清,刘睿,谢笔钧;莲房原花青素对酪氨酸酶活力和黑色素生物合成影响的初步研究[J];食品科学;2004年03期
4 陆珊;胡源;刘鑫;李佳;刁家志;赵巍;舒波;叶杨;刘克武;;曲酸对马铃薯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5年06期
5 杨如义,郑能武,崔屹,曾伟成,吴庆生,陈曾燮;酪氨酸酶同功酶的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6 高秀蕊;石双群;欧阳邸;马长军;;SOD与酪氨酸酶共存时各自的活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7 吴悦;刘学;唐蔚;曹光群;;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酵母多肽的分离纯化及分子量分布[J];应用化工;2014年06期
8 郑阿萍;陈丙年;陈发河;王力;;钒取代硅钨氧酸盐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J];应用化学;2013年02期
9 李韶勇,孙命,曲娜,缪方明;黑色素的合成及其常见抑制剂的作用机理[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崔莉凤;黄振芳;韦兰春;;氧化铝/聚乙二醇溶胶凝胶对酪氨酸酶的固定及应用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11 周艳丽;只金芳;;酪氨酸酶在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上的固定及酚类化合物的检测[J];电化学;2006年02期
12 徐迪,庞朝乐,郭新东,马林,古练权;酪氨酸酶催化对位取代苯酚和芳香胺的反应及其意义[J];有机化学;2003年07期
13 宁华 ,王戈林 ,沈萍;酪氨酸酶基因工程菌所产黑色素的性质研究[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14 徐焱;雷鹏;凌云;王圣文;杨新玲;;新型(3-取代苯基-2-丙烯-1-亚基)-苯甲酰腙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14年06期
1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松青;;对羟基肉桂酸对酪氨酸酶催化反应的抑制机理[A];广东省生物物理学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培;曲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悦;酵母来源酪氨酸酶抑制多肽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3 朱添华;丹皮酚结构类似物及其化学修饰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4 罗碧;基于HPLC柱后衍生的天然酪氨酸酶抑制剂筛选新方法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5年
5 唐建兴;接枝GMA-IDA聚合物的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酪氨酸酶的固定[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樊倩;肉桂酰氨基酸酯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