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亚军;陆晓斌;徐艳;张海珍;王鹏;杨家祥;田玉鹏;薛照明;;一种新的D-π-A型的环金属化有机配体的合成与性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2 |
杨家祥;左金林;李林;孔林;许献云;;一种新型环金属化有机配体的合成与性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3 |
林长学,朱锦瞻,鲁文杰;含氮、硫有机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理活性研究[J];广州化工;1999年04期 |
4 |
田玉鹏,孙梅,施鹏飞,周虹屏,张居舟;一种具有双光子活性的新型有机配体的合成[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5 |
宋斌;任军;杨鹏;左金林;杨家祥;田玉鹏;陶绪堂;蒋民华;;一种新型含卟啉的环金属化有机配体的设计、合成与性质[J];功能材料;2011年09期 |
6 |
周兴旺,叶剑良,陈忠,陈志伟,黄培强;含有机配体的活性双过氧钒配合物与组氨酸的相互作用研究[J];化学学报;2002年05期 |
7 |
王应红;陈武勇;周南;尹洪雷;;SO_2与重铬酸盐的反应及有机配体对产物结构的影响[J];中国皮革;2006年13期 |
8 |
李庆远;季生福;郝志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2年08期 |
9 |
郭军;单志华;陈慧;;几种有机配体与硫酸亚铁的配合物稳定常数[J];中国皮革;2010年17期 |
10 |
章伟光,殷霞,范军,张启交,黄庙由;稀土含硫有机配体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稀土学报;2004年03期 |
11 |
段利;吴祥雯;;一种新型的以三键为桥含1,3,4-Oxadiazole杂环的弯折型有机配体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J];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
12 |
尹作娟;高翔;孙兆林;宋丽娟;张晓彤;;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及应用[J];化学与粘合;2009年03期 |
13 |
于贤勇,蔡淑惠,陈忠,黄培强;草酸双过氧钒配合物与有机配体相互作用的NMR和ESI-MS研究[J];化学学报;2003年07期 |
14 |
章伟光,唐宁,甘新民,谭民裕;稀土与含硫有机配体配合物的研究 Ⅳ.轻稀土元素与3-苯基-5-(呋喃-2)吡唑啉二硫代甲酸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J];应用化学;1992年03期 |
15 |
章伟光,朱初耀,黎华养,胡德广;稀土含硫有机配体配合物应用研究(Ⅱ)——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合镧对蔬菜防病促长的作用[J];稀土;1998年04期 |
16 |
刘洪胜;何丹凤;慈成刚;靳忠欣;;双聚γ-十钨硅酸盐的结构与配位水的取代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
17 |
孙琳;刘春萍;胡玉才;刘军深;;含硫席夫碱有机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年08期 |
18 |
石秀敏;姜锐;宋薇;赵冰;;银(Ⅰ)、镉(Ⅱ)4-巯基吡啶配合物的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06期 |
19 |
朱申杰,桂明德,郭灿城;模拟细胞色素P-450的仿生氧化反应研究(Ⅷ)——附加有机配体对TPPFe(Ⅲ)Cl催化羟化环己烷的性能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0年10期 |
20 |
曹迁永;施俊杰;;含N-PPh_2O有机配体及其Eu(Ⅲ)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性质研究[J];化学试剂;2011年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