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e量子点“开关”测定青霉胺
【摘要】:青霉胺又名二甲基半胱氨酸,是一种含有巯基的氨基酸,易溶于水。青霉胺有明显的免疫抑制抗炎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及慢性活动肝炎等免疫性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青霉胺是铜、汞、铝和锌的有效络合剂,用于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以及重金属中毒,促使金属从肾脏排泄。因此对青霉胺的药物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对青霉胺的测定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电化学法,流动注射法等。而荧光法测定青霉胺的报道却比较少见。本文在前期工作~([1])的基础上,以Na_2SeO_3和NaBH_4为反应物,制备巯基丁二酸稳定的CdSe量子点。在合成的量子点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铜离子,使其荧光猝灭,铜离子能有效猝灭量子点的荧光,其机理一般认为是铜离子通过与量子点表面基团的作用而结合于量子点表面,并引起电荷转移~([2])而将量子点的荧光"关闭"。若能将结合于量子点表面的铜离子"拉"下来,则其荧光就会恢复。根据软硬酸碱理论,青霉胺分子中的巯基与铜离子之间有较强的配位作用,能将结合于量子点表面的铜离子"拉"下来。在量子点-铜离子猝灭体系中加入青霉胺,量子点的荧光恢复,且青霉胺的浓度越高,荧光恢复程度越强(图1)。据此,我们建立了一种CdSe量子点"开关"测定青霉胺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