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红外透射光谱及化学模式识别的液态奶品牌鉴定
【摘要】:牛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而市场上的液态奶品牌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更有不法商贩假冒正牌乳制品造假出售,因此,液态奶品牌鉴别尤为重要[1]。目前液态乳制品的检测仍然依靠化学方法,不仅繁琐、费时、破坏样品造成浪费还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率[2]。本研究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建立一种液态牛奶品牌快速鉴别模型。首先采用近红外透射模式,考察10mm、5mm、2mm、1mm四种光程规格的样品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然后以伊利、蒙牛和海河三种品牌共50个样本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近红外透射光谱,所得光谱数据进行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采用系统聚类分析(H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两种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建立鉴别模型。结果显示,样品池厚度为1mm时测量效果最佳,系统聚类分析的分类正确率为86%,而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以达到100%的分类正确率。因此,近红外透射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用于牛奶品牌鉴别。
|
|
|
|
1 |
陈念贻,李重河,钦佩;化学模式识别优化方法及其应用[J];科学通报;1997年08期 |
2 |
陈尔展;;模式识别在化学中的应用[J];中氮肥;1985年04期 |
3 |
王久立;陈洪;刘云丰;;化学模式识别及其应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
4 |
曹希寿;;化学中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介绍[J];化学通报;1985年12期 |
5 |
吕宜男;;上海研制成功化学模式识别调优系统[J];石油化工;1991年08期 |
6 |
戴荣华,马英,毕开顺,王玺;牛膝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中的化学模式识别[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2年03期 |
7 |
王丹红,吴文晞;近红外反射光谱与化学模式识别结合鉴别鱼粉类别[J];检验检疫科学;2002年06期 |
8 |
张未名,陈念贻,李再琮,茅仁杰,李建平;化学模式识别在顺丁橡胶聚合过程调优中的应用[J];科学通报;1987年19期 |
9 |
王继国,雍克岚,陈旭,陈莉莉;中药血竭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0 |
辛木;化学模式识别调优技术又上新台阶[J];上海工业;1996年01期 |
11 |
雷军;浅议化学模式识别调优技术在氯乙酸生产中的应用[J];化学与生物工程;1992年01期 |
12 |
王岚;陈晶;王睿;卢小泉;;几种模式识别方法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年01期 |
13 |
戴云;叶艳青;冯伟博;王华;;化学模式识别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4 |
俞汝勤;化学计量学的基础算法与应用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0年12期 |
15 |
陶少辉,陈德钊,胡望明,许光;基于核函数的非线性分类相关分析及其在化学模式识别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05年01期 |
16 |
程翼宇,余杰,吴永江;色谱数据可视化及天然植物药指纹特征发现方法[J];化学学报;2002年02期 |
17 |
张运陶;;简讯[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89年03期 |
18 |
王玺;魏敏吉;洪福山;罗旭;;星座图化学模式识别评价中药威灵仙的质量[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2年01期 |
19 |
曾映旭;赵晨曦;梁逸曾;方洪壮;李晓宁;;中药威灵仙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6年09期 |
20 |
齐静静;苑桂鑫;宋凤瑞;刘志强;王琦;刘淑莹;;龙胆质谱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研究[J];质谱学报;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