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结构和表面组分调节的近红外发射铜掺杂量子点的带隙工程
【摘要】:内部结构以及表面组分对量子点发光性质的影响分别已经被被广泛地研究,但是其对掺杂量子点的影响还知之甚少。本文展示了内部结构以及表面组分对铜掺杂量子点的影响,并且发展了一种普适的基于掺杂,渐变合金以及表面阴离子空缺的带隙工程新方法。实验表面,通过该方法合成的铜掺杂表面阴离子空缺渐变合金CdZnS量子点,其荧光发射路径是从量子点的表面硫离子空缺到铜掺杂位点,在相同粒径下(~3.5nm),其荧光发射波长从628-720 nm可调,同时,其潜在的生物应用也得到证明。这为量子点的带隙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