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P合成多组分聚合物分子刷及其转变为有机纳米管的研究
【摘要】:聚合物分子刷是一种接枝密度高且稳定性好的棒状大分子,高密度支链间的空间位阻效应使分子主链趋于伸展状态,其行为特征有别于一般的线形聚合物。近年来这种特殊形貌的大分子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载体、光子晶体和有机纳米管的合成。但是,关于聚合物分子刷合成有机纳米材料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新的问题期待解决。近来,我们利用"graftthrough"方法,结合可控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和开环易位聚合(ROMP)合成了分子量大,分子量分布窄且具有壳核结构的瓶状分子刷,并以此为分子软模板通过click反应交联与水解去核制备具有规则形状的有机纳米管。
|
|
|
|
1 |
陈金平,李嫕;芳醚树枝形聚合物体系的设计合成及电子转移和三重态能量传递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5年04期 |
2 |
何天白;聚合物分子链的横截面积与分子链的运动[J];高分子学报;1983年06期 |
3 |
曹锑;几种聚合物分子间激基缔合作用的研究[J];应用化学;1984年02期 |
4 |
濑口忠男;;聚合物的基本辐射效应辐射向聚合物的能量转移(英文)[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7年04期 |
5 |
常冠军;王庆富;罗炫;张林;林润雄;;钯催化合成螺旋棒状聚合物[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9年02期 |
6 |
李迎迎;李嫕;;芳醚树枝形聚合物体系的设计合成以及构象的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7年05期 |
7 |
李世瑨;聚合物玻璃(化)温度与离子力关系的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81年03期 |
8 |
陈艳军;张钰英;;RAFT聚合技术在聚合物分子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7期 |
9 |
熊邦虎;田骏翔;;现代分析技术解析未知聚合物的分子信息[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1年04期 |
10 |
冯宗财;李琳;;季戊四醇-偏苯三酸酐-环氧氯丙烷合成超支化聚合物[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6年01期 |
11 |
濑口忠男;;聚合物的基本辐射效应:辐射向聚合物的能量转移[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7年04期 |
12 |
秦红梅;石伟;茹克亚木·买提斯迪克;韩燕;黎万丽;司马义·努尔拉;;含二噻基哒嗪的聚芳炔类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0年08期 |
13 |
肖立新;胡双元;孔胜;陈志坚;曲波;龚旗煌;;绿色单峰发光聚(9,9-二烯丙基芴)的合成及其发光机制[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4期 |
14 |
朱小雪;张青;薛敏钊;盛巧蓉;刘燕刚;;聚亚苯基乙烯衍生物作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8年08期 |
15 |
方建;卞凤玲;赵继华;周霞;沈伟国;;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低聚物水溶液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8年10期 |
16 |
汪红丽;孔媛;马利福;盛亚平;黄启谷;杨万泰;;(n-BuCp)_2TiCl_2/Sn/I_s引发合成梳形羟基功能化无规聚苯乙烯及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0年04期 |
17 |
伍盛富;傅庐英;;氧化铬催化剂上烯烃的聚合作用[J];化学通报;1961年06期 |
18 |
王海侨,刘宇,宋娜,何畅,李永舫,李效玉;不同低聚乙二醇链长的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类交替型发光共聚物[J];高分子学报;2005年04期 |
19 |
张磊;李文;张阿方;;聚合物分子刷的合成与应用[J];化学进展;2006年Z2期 |
20 |
刘慧
,吴和融
,李世瑨;聚对/间-苯二甲酸双酚-A酯的稀溶液行为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