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基活性炭成孔过程探析
【摘要】:煤基活性炭优异的吸附性能源于其发达的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随着各国环保措施的加强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煤基活性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利用物理吸附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煤基活性炭的成孔过程进行了分析,分别对原料煤成型、炭化和活化过程中的物料形貌和孔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研究表明,炭化和活化是煤基活性炭重要的成孔过程,两个过程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只有炭化而没有活化过程,则形成不了预期的孔隙结构;反过来,不经炭化阶段而直接进入活化过程,尽管可以产生一定的孔隙结构但其比表面积和孔容值有限。只有同时经过适当的炭化和活化过程,才能形成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从而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
|
|
|
1 |
黎国兰;李松;李桂英;罗丽珠;胡常伟;陈娅兰;;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对苯酚吸附平衡及动力学的影响[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年10期 |
2 |
楚惠元;张会芳;杨金会;马峰;李立强;刘万毅;;无溶剂条件下煤基活性炭负载硫酸作为固体酸催化合成14-烷基(芳基)-14H-二苯并[a,j]氧杂蒽类化合物[J];有机化学;2009年10期 |
3 |
姜勇;解强;张婷婷;王燕;姚鑫;;活性炭载体对TiO_2/AC光催化降解苯酚影响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1年08期 |
4 |
丁淑娟;陈小燕;刘万毅;;改性煤基活性炭吸附金属盐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J];石油化工应用;2008年01期 |
5 |
田晓燕;马兰英;刘万毅;;H_2SO_4改性煤基活性炭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J];宁夏工程技术;2007年01期 |
6 |
单晓梅,张文辉,杜铭华,朱书全;湿氧化和热处理对煤基活性炭吸附SO_2的影响[J];煤炭学报;2004年02期 |
7 |
解强,乐政;含钾化合物在煤基活性炭制备中的作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8 |
张健,张永春,柏巍,田荔;新型CO_2-PSA吸附剂的性能研究[J];低温与特气;2002年02期 |
9 |
陈明功;颜凌燕;汪晓艳;刘涛;陈明强;高岛和则;水野彰;;介质阻挡放电协同铜氧化物催化剂脱除NO_x反应研究[J];科技导报;2008年23期 |
10 |
诸葛月英;胡涛;周慧;刘萍;;留西构造带储层评价[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03期 |
11 |
于淑华,李身扬,张建春;几种粘土的孔隙结构与催化活性的研究[J];应用化学;1987年01期 |
12 |
陈仁辉,邵素华;活性炭的无机成分──活性炭的无机成分对其制造过程和性能的影响[J];炭素;1995年03期 |
13 |
全盛,于喜武,陈新,程秉锐,华萱;乙炔气相合成乙酸乙烯催化剂的老化公式[J];石油化工;1994年09期 |
14 |
H.Jankowska;A.Swiatkowski;;活性炭孔隙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其由水溶液吸附酚的影响[J];新型炭材料;1987年01期 |
15 |
李怀珠,吉建斌,苏荣生,张春霞;调整煤质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工艺途径[J];煤化工;1997年01期 |
16 |
梁晓宏,范维澄;孔隙结构对焦碳燃烧影响的数值研究[J];火灾科学;1999年01期 |
17 |
郑瑛,周英彪,郑楚光;多孔CaO孔隙结构的分形描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18 |
程启贵;张春生;;吴旗地区吴410井区长6油藏孔隙结构特征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03期 |
19 |
雷均安;张春生;;靖安油田虎狼峁区长6油藏孔隙结构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04期 |
20 |
张大煜;曾奕昌;臧璟龄;陈荣;;钴催化剂的研究 Ⅱ.钴硅表面复合物含量和催化剂的孔隙结构[J];燃料化学学报;195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