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DIN 51900,ASTM D240和GB/T 384等国际和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采用氧弹量热法测定液体燃料热值的方法,明确指出使用液体热值标准物质,用于氧弹热量计的校准,以及测量方法的验证。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在1970年代研制了异辛烷液体热值标准物质,目前售罄,国际上己无在售标准物质。本工作采用国家固体燃烧热基准,即电能标定的等温式氧弹热量计,为异辛烷热值标准物质定值。通过电能标定热量计的热容量,使热值结果(单位为焦耳/克)溯源到温度、电流、时间和质量的国际单位上。采用自制的聚乙烯胶囊包装液体异辛烷,避免了样品挥发引入的质量测量和不完全燃烧的系统误差。定值用的氧弹材质是含有镍铬钼元素的不锈钢(316型),耐腐蚀性良好,避免了液体燃料燃烧时氧弹弹体氧化的副反应,消除了副反应系统误差。异辛烷热值标准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高位发热量为47777 J/g,扩展不确定度为57 J/g(扩展因子k=2)。其中,来自测量重复性、热容量、聚乙烯热值、均匀性和稳定性的不确定度,是最终不确定度的主要构成部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制软质玻璃囊泡,作为液体燃料的包装物,以减少上述不确定度,提高准确性。该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空白,为燃油产品质量检测提供了量值溯源的途径。
|
|
|
|
1 |
姚星一;王林;;热量计微机控制仪的现状及展望[J];煤炭分析及利用;1995年02期 |
2 |
孟凡敏,俞秀慧;氧弹热量计检定规程的修订简介[J];煤质技术;2001年04期 |
3 |
魏淑珍;张成加;;HYR-25氧弹热量计在我厂的应用[J];中氮肥;1992年05期 |
4 |
李英华,皮中原;国家标准GB/T213-1996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修订说明[J];煤质技术;2004年03期 |
5 |
王珍香;;应用恒温式自动氧弹热量计测定煤发热量[J];南钢科技;2001年04期 |
6 |
马万芳;罗秉蔚;巨文军;;恒温式氧弹热量计热容量的标定[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8年06期 |
7 |
罗颖都;林玉佳;;一种新型氧弹热量计[J];煤炭科学技术;1981年10期 |
8 |
刘浴枫;;国内外氧弹热量计发展现状及建议[J];煤化工;2006年06期 |
9 |
安娜;石晓华;周彩荣;李静;;反式阿魏酸标准燃烧焓的测定[J];化学工程;2007年07期 |
10 |
李凡;;几种热量计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化学分析计量;2008年06期 |
11 |
韦卉;王红强;李庆余;徐寒莉;;RE[TsGlyH]_3Cl_3·nH_2O(RE=La,Nd,Sm,Eu,Gd,Er)配合物燃烧热测定及其标准生成焓的研究[J];应用化工;2010年12期 |
12 |
刘伟;鲁文荣;;氧弹热量计热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8年09期 |
13 |
关伟;房大维;孙迎春;佟静;杨家振;;氯化烷基咪唑系列离子液体标准摩尔燃烧焓和生成焓[J];化学学报;2008年15期 |
14 |
张太平;;氧弹热量计准确度要求及检验方法[J];煤质技术;2011年03期 |
15 |
张大康;;恒温式氧弹热量计的操作经验[J];水泥;1991年08期 |
16 |
汪美娟;等温型氧弹热量计能当量检定与热容量标定的比较[J];煤质技术;1995年03期 |
17 |
赖元楷,罗东晓;统一天然气热值标准是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需要[J];城市燃气;2005年06期 |
18 |
周祖斌;煤发热量的测定值与计算值的比较[J];四川水泥;2002年04期 |
19 |
孟凡敏,孙国华,李佳;氧弹热量计热容量校准的不确定度分析[J];煤质技术;2004年01期 |
20 |
刘文郁;;测定煤发热量时注意的问题[J];品牌与标准化;2010年1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