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构建温度驱动液滴的智能表面
【摘要】:本实验利用具有温度响应的高分子嵌段共聚物来构建液滴自驱动智能界面。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因其在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上下分子间氢键逐渐转化为分子内氢键,表现出具有温度响应的表面浸润性,利用此性质将其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合成了嵌段共聚物PMMA-b-PNIPAAm。此含有温度敏感的高分子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形成的纳米有序结构在温度高于25℃的时候表现为疏水性;温度低于25℃时表现为亲水性。将嵌段共聚物在空气氛围中加热复型成智能膜是一种简单、实用和快捷的方法。在膜的两端分别给予高低温的刺激,水滴在膜上由高温端向低温端进行铺展自移动,且高温端保持稳定。这种温度响应的驱动功能,对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复杂流模式的调控、微流控以及利用润湿性实现自动清洁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初步理论。
|
|
|
|
1 |
黄永民;韩霞;肖兴庆;周圆;刘洪来;;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研究进展[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8年01期 |
2 |
唐林;宋颖;李冬梅;马晓燕;;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1年03期 |
3 |
王东瑞;王晓工;;偶氮嵌段共聚物合成、自组装与光响应性[J];化工学报;2010年07期 |
4 |
陈刚,姚洪伟,刘业磊,刘增欣;通过NMP控制制备嵌段共聚物及自组装行为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年02期 |
5 |
李丽颖;孙平川;要旸;周慧静;陈铁红;李宝会;金庆华;丁大同;;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MPEG_(44)-b-Phe的合成及其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J];高分子学报;2006年01期 |
6 |
夏攀登;路翠苹;杜伯会;张书香;;羟化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J];胶体与聚合物;2008年02期 |
7 |
吴章奔;牛培利;刘晓芳;姜鹤;唐瑞鹤;邹志宇;刘伟;于荣海;;嵌段共聚物模板法制备CoFe_2O_4纳米有序点阵列[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
8 |
陈澍,郭晨,刘会洲,梁向峰;双亲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特性的计算机模拟[J];化学通报;2005年09期 |
9 |
李冬霜;沙柯;李亚鹏;刘啸天;艾鹏;王薇;陈亮;王静媛;;酶促缩聚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AB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8期 |
10 |
罗建成;张军;蒋中英;;受限于周期性模板间的二嵌段共聚物自组装[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1 |
张庆华;陈碧;詹晓力;陈丰秋;;PDMS-b-PEO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溶液性质[J];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06期 |
12 |
李丽颖,孙平川,要旸,陈铁红,李宝会,金庆华,丁大同;聚(L-丙氨酸)-聚羟乙基谷氨酰胺双嵌段两亲性共聚多肽的合成及其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8期 |
13 |
熊晓鹏;邹伟伟;林明峰;;SBS分子结构对其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行为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0年07期 |
14 |
王志达;姜伟;;剪切作用对PS-b-P2VP-b-PEO三嵌段共聚物多节状蠕虫胶束形成的影响[J];高分子学报;2011年04期 |
15 |
王非;李春忠;;定向嵌段共聚物薄膜制备纳米孔阵列模板[J];功能材料;2006年03期 |
16 |
邵芳可;施斌;张琰;;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的合成及其自组装纳米粒子的理化性质[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7 |
朱国全;陈涛;林嘉平;董秀斌;;聚肽嵌段共聚物中肽链构象对其自组装行为的影响[J];高分子学报;2006年05期 |
18 |
汤伟;刘忠文;刘昭铁;;生物降解型嵌段共聚物P(VP-b-DLLA)的合成与自组装[J];化工新型材料;2008年12期 |
19 |
杨更须;张士真;张普玉;;RAFT细乳液法合成PMMA-b-PS及其自组装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20 |
尤莉艳;赵英;王帅;吕中元;;顶盖驱动流中胶束形态变化的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