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效盼,何志群,张春秀,王永生;盘状液晶材料及电导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J];功能材料;2005年03期 |
2 |
王涛,周恩乐;盘状液晶材料(1)聚集态结构及分子工程[J];高分子通报;1998年04期 |
3 |
唐久进;郭人民;李建;安忠维;;对称型苯并菲盘状液晶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6年09期 |
4 |
王涛,周恩乐;盘状液晶材料(2)准一维物理性能的研究[J];高分子通报;1999年01期 |
5 |
陈良璧;对苯二甲酰-双-(L-氨基酸酯)类化合物液晶成因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
6 |
梁文娟,王煜,李军平,张昭,晋卫军;3-溴咔唑胶态晶体悬浮液奇特的磷光发射[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7 |
孙政民,王心宜;盘状液晶的枝蔓化、特征及时间演化[J];中国科学A辑;1990年04期 |
8 |
赵可清;杨高帆;余文浩;汪必琴;胡平;;盘状液晶中间体单羟基苯并菲简便合成[J];有机化学;2009年12期 |
9 |
丁涪江;赵可清;;含乙烯氧基柔链的苯并菲盘状液晶清亮点的平均场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09年20期 |
10 |
张庆宇,朱湛,郭炳南,曹庭礼,张青山;几种硫代α-二酮配合物液晶的合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11 |
赵可清,胡平,汪必琴,李辉容,高彩艳,袁富金,蒋敏;含二茂铁结构单元的苯并菲盘状液晶的合成及介晶性[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
12 |
汪必琴;丁涪江;赵可清;;用平均场理论研究盘状液晶分子间氢键对清亮点的影响[J];化学学报;2008年06期 |
13 |
黄杵睿;陈俊蓉;徐布一;李权;赵可清;;苯丙炔酸和苯丙烯酸酯苯并菲盘状液晶电荷传输的理论研究[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9年06期 |
14 |
王学智;王秀峰;;盘状液晶的性能及应用[J];材料导报;2009年23期 |
15 |
陈树森;李田;赵达慧;;盘状液晶材料的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10年04期 |
16 |
陈良璧,熊艰;液晶清亮点的奇偶效应与液晶结构关系初探[J];龙岩师专学报;1994年03期 |
17 |
汪必琴;高彩艳;赵可清;胡平;;含有长烷氧链混合醚—酯类苯并菲盘状液晶的合成及其介晶性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年10期 |
18 |
赵可清;周慧;余文浩;汪必琴;胡平;;钯催化偶联反应合成刚性桥连的苯并菲盘状液晶二聚体[J];化学学报;2011年16期 |
19 |
穆劲,赵勇,杨孔章,张宝文,曹怡;含长取代基的咔唑与花生酸混合Langmuir膜及LB膜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
20 |
简忠保;赵可清;胡平;汪必琴;;不对称苯并菲盘状液晶的合成及取代基对介晶性的影响[J];化学学报;2008年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