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LiFePO_4正极材料中Fe_2P的原位引入和其对材料高倍率性能的影响

高明霞  潘洪革  殷月辉  刘永锋  
【摘要】:正LiFeP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具有成本低、安全环保、循环性能优异和容量高[1]等优点,已经在新一代锂离子电池中得到了尝试性应用。但是该材料最大的问题是高倍率性能不理想。提高LiFePO4正极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和锂离子扩散能力,实现良好的大电流放电,是推进LiFePO4正极材料应用的关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曲涛;田彦文;翟玉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发展[J];材料导报;2004年02期
2 文衍宣,郑绵平,童张法;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V_xFe_(1-x)PO_4的制备和性能[J];电源技术;2005年11期
3 杨蓉;赵铭姝;杜宝中;宋晓平;孙占波;;共沉淀法制备正极材料LiFePO_4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2期
4 徐峙晖,赖琼钰,吉晓洋;LiFePO_4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05年09期
5 彭文修;高海燕;孙均利;王庆红;杜红梅;焦丽芳;袁华堂;;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C[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6 罗绍华;唐子龙;卢俊彪;张中太;闫俊萍;;LiFePO_4 基正极材料容量的温度敏感特性及交流阻抗谱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05期
7 李运姣,洪良仕,习小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湿化学合成研究进展[J];矿冶工程;2005年04期
8 石璐;胡社军;李伟善;赵灵智;汝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S3期
9 王婷;江涌;刘红飞;赵双群;;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宁夏工程技术;2009年01期
10 杨威,曹传堂,曹传宝;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及其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05年06期
11 何雨石;廖小珍;马紫峰;原鲜霞;王保峰;蒋逸;;LiFePO_4/C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09期
12 陈晗;于文志;韩绍昌;范长岭;徐仲榆;;LiFePO_4的Pechini法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08年01期
13 张兵兵;杨长春;杜红军;徐松;伍伟峰;石永伉;;氢气还原法制备LiFePO_4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J];材料导报;2009年24期
14 杨春巍;张若昕;胡信国;刘建生;赵夫刚;;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与LiFePO_4的相容性问题研究[J];电源技术;2008年08期
15 曹小卫;张俊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离子掺杂改性研究进展[J];新技术新工艺;2008年07期
16 曾祖亮;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进展[J];四川有色金属;2000年01期
17 林传刚,李晓干,仇卫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_2及其掺杂化合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18 李淑华,何泽珍,刘兴泉;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2)O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J];合成化学;2004年04期
19 肖启振,苏光耀,李朝晖,高德淑,李文,刘黎;LiNi_(0.75)Co_(0.2)Al_(0.05-x)Mg_xO_2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电池;2004年06期
20 徐茶清,田彦文,翟玉春,王自霞;掺钴对锂锰氧化物性能影响的研究[J];电池;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霞;潘洪革;殷月辉;刘永锋;;LiFePO_4正极材料中Fe_2P的原位引入和其对材料高倍率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张卫东;汪小雅;周恒辉;陈继涛;;FTO包覆对锂离子电池LiFePO_4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高剑;姜长印;应皆荣;李建军;万春荣;;超细LiFePO_4/C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华宁;王辰云;吐尔迪;韩英;康雪雅;;液相还原法制备正极材料LiFePO_4/C[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黄维静;童庆松;李变云;李秀华;郑立群;;掺钴LiFePO_4/C的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新文;王丽娜;刘巧云;宗红星;张克立;;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刚;刘海东;季红梅;;微波高温固相法合成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及其电化学性能[A];“第十四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暨“2009年微波创造美的生活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胡学山;孙玉恒;林晓静;吁霁;刘兴泉;;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_(1+δ)M_xV_(3-x)O_8(M=Ti、Co、Fe、Ni)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吕正中;周震涛;谢辉;;LiFePO_4/C复合正极材料的研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李盛;张施露;谢明;刘晶冰;汪浩;;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膨胀石墨/硫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奇;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汪朝晖;LiFePO_4正极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石倩;薄膜电池LiV_3O_8正极材料的结构控制与电化学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崔妍;金属氧化物与碳共包覆LiFePO_4正极材料高倍率电化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姜涛;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和Na_2FePO_4F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殷月辉;引入Fe_2P的LiFePO_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其高倍率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冯季军;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离子掺杂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杨志;锂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周园;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Oxide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05年
10 徐彦宾;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明;正极材料LiFePO_4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李鹏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周克勤;LiV_xFe_(1-x)PO_4/C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周新文;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C的合成及其改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高旭光;固相法合成LiFePO_4及其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杨文辉;微波合成LiFePO_4材料的工艺与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赵新生;水热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D];天津大学;2008年
8 王红梅;碳包覆对正极材料LiFePO_4性能的影响[D];燕山大学;2010年
9 李靖;改性水热法合成高性能LiFePO_4正极材料[D];苏州大学;2013年
10 叶一斌;工艺条件及碳纳米管包裹对LiFePO_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淦璋;瑞翔新材料谋进全球前三甲[N];湖南日报;2008年
2 林枫;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在华申请专利态势分析[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3 卢素仙;新一代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中试通过验收[N];科技日报;2007年
4 罗海基;日开发出LIB用新锂锰氧化物正极材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5 陶芝勇;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受正极材料和设计影响[N];中国电子报;2008年
6 新疆昊鑫锂盐开发有限公司 阿合买提·依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研究进展简述[N];新疆科技报(汉);2008年
7 易文;磷酸铁锂做正极 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8 见习记者 黎欣刚 通讯员 张彩娜 陈挺;宁波一民企2500万元买来技术求转型[N];宁波日报;2011年
9 吉兆宁;中国锂电材料生产巨舰诞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显峰;寻找安全的锂离子电池材料[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