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灵敏性检测生理硫醇

杨瑜涛  霍方俊  张晶晶  谢志辉  钞建宾  阴彩霞  
【摘要】:正色烯衍生物,courmarin-chromene(1),展现了高度灵敏的、选择性对生理硫醇。在水溶液中通过一个蓝色荧光由弱变强的变化过程。检测机理被证明是一个硫醇亲核攻击色烯分子导致色烯分子开环的过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白殿罡;赵辉;于海丰;;硫醇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J];辽宁化工;2009年02期
2 陈京才;潘文龙;马峰;刘鹏;童叶翔;;3,6-二氧杂-1,8-辛二硫醇-汞(Ⅱ)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循环伏安行为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06年01期
3 于海丰;侯冬岩;白殿罡;;硫醇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Michael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王姗姗;;小分子荧光探针在硫醇检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5 王克强;硫醇和硫醚结构与密度关系的拓扑化学[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6 张自义;有机硫自由基的加成反应化学[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7 周翠凤,李红,李伟善,徐政和;硫醇自组装膜的电化学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2年07期
8 汪海燕;彭贞;秦国旭;;纳米金/巯基化合物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行为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赵邦屯,王利亚;硫醇的分子连接性指数与气相色谱保留值[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8年01期
10 张玉忠,吴芳辉,徐稳杰;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药剂中的头孢氨苄[J];分析化学;1999年04期
11 马建标;李振肃;;19—羟基—4β,5β—环氧雄烷—3,17—二酮与硫醇(酚)钠之间的反应[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1989年01期
12 王克强,胡英;硫醇和硫醚的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关系的拓扑化学研究[J];有机化学;1997年03期
13 王兴明,董发勤,丁立生;牛血清蛋白与6,6′-(3H-21-苯并噁硫醇-3-叉)二百里酚作用研究[J];化学通报;2005年04期
14 赵辉;杨雪;于海丰;;硫醇作亲核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辽宁化工;2009年12期
15 杜雅芬;;硫醇用硫酰氯转化为烷基或苯基亚硫酰氯[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7年09期
16 冯海霞,张智慧,朱志昂,严诗楷,王传忠;金属酞菁催化巯基乙醇氧化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98年06期
17 阮北;徐彬;阮南;;电子传输过程对硫醇自组装单层膜结构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8 张士国;卞贺;夏道宏;;CH_3SH与H_2O_2气相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10年11期
19 肖招金,黄星亮;镍基催化剂上硫醇与异戊二烯硫醚化反应的研究[J];分子催化;2005年04期
20 闫江梅;陶辉旺;曾牡玲;陶军;张世鸿;闫智英;王伟;王家强;;纳米银催化氧化偶联硫醇制二硫化物[J];催化学报;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瑜涛;霍方俊;张晶晶;谢志辉;钞建宾;阴彩霞;;高灵敏性检测生理硫醇[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唐晓燕;李红喜;;含季铵盐型两性硫醇(酚)配体的第11和12族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化学[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3 霍方俊;孙远强;苏静;钞建宾;支海娟;阴彩霞;;基于色烯开环机制的比色检测硫醇[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王旭喆;周钰;赵春常;;基于含吲哚类新型BODIPY的芳香族硫醇荧光探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申承民;苏轶坤;杨海涛;杨天中;高鸿钧;;硫醇包覆Pd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A];2003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曾小岚;刘君;刘建华;;电位滴定法同时测定石油餾分中的硫化物[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7 杜彬;梅华;刘晓勤;姚虎卿;;MgO/C-CoPcS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硫醇的脱除性能[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8 ;One-pot tandem reaction to ethyl 4-aryl-2-hydroxy-5-oxo-2-(trifluoromethyl)-2,3,4,5-tetrahydropyrano[3,2-c]chromene-3-carboxylates[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于海丰;欧阳艳;董德文;张前;王岩;刘群;;二硫缩烯酮作为无气味代硫醇试剂在迈克尔加成反应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项玉芝;王玉鸣;张衍胜;夏道宏;;羧基取代多核酞菁钴的合成及催化氧化脱硫醇性能[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鹏;硒催化羰基化合成硫代氨基甲酸脂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2 周先树;反应型氰离子和硫醇探针合成及光谱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3 罗立文;甲醇存在时有机硫化物在HZSM-5分子筛上的催化转化反应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NDAMANISHA Jean Chrysostome;有序介孔碳改性:合成与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葛健锋;几类新型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3年
6 张振伟;几类新型铁、锰、钨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参与反应的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贺昌海;含氮、硫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液晶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梁德强;基于二硫缩烯酮α-位的碳—碳及碳—氧键偶联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范锦敏;铁盐催化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唐晓艳;含Tab配体的第ⅡB族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反应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江城;酶的催化多功能性与多组分串联反应合成吡啶类、色烯类衍生物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颖;硫醇/烯紫外光固化体系的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马洪霞;固体碱脱硫醇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氧化硫醇性能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4 谭碧生;压电传感技术在硫醇—金纳米粒子自组装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黄菲;吩噻嗪衍生物在硫醇与碳纳米管修饰金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测定[D];武汉大学;2004年
6 孙然;α-羰基二硫缩烯酮在羰基保护和噻烯及其类似物中的合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蒋俊燕;α-糖基硫醇的制备和酰基苯并三唑的硒酰化反应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文莎;基于FRET原理的硫醇荧光比率探针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刘慧娟;三氯化铁试剂在炔醇衍生物合成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10 聂智华;硫醇—烯烃click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