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新型半导体纳米晶制备,性质及其应用

邹勃  王英楠  宁甲甲  戴全钦  肖宁如  肖冠军  杨新一  
【摘要】:正半导体纳米晶,是近二十年来纳米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半导体纳米晶的研究在丰富半导体科学的研究同时,还在发光材料、生物标记、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和水处理等很多领域都具有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志雄;吴耀根;;我国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发展介绍与市场需求探讨[J];塑料制造;2011年07期
2 李军;周燕;靳世东;郑育英;;锂离子电池球形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09期
3 何琼;余其友;苏亮;;基于PLC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激光自动焊接系统的设计[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1年07期
4 艾新平;杨汉西;;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J];电化学;2011年02期
5 魏宇锋;张继东;费旭东;吴晓红;陈相;;锂离子电池产业政策研究及检测标准分析[J];电池工业;2011年03期
6 金波;舒玉光;李义;梁继才;张万喜;;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7期
7 李存璞;王要武;谢晓峰;邓长生;尚玉明;杨裕生;;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粉化问题研究进展[J];化工学报;2011年S1期
8 粟智;翁之望;;交流阻抗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导电率[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年05期
9 从长杰;张向军;卢世刚;江丹平;;纳米磷酸铁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殷德洪;斯提芬·路易多尔德;海尔穆特·安特雷科维兹齐;;全球锂的资源、应用及其再生利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1年08期
11 李薛勇;;LiFePO_4正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新疆有色金属;2011年03期
12 梅天庆;贺利敏;鱼光楠;何建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球形钛酸锂的合成及性能[J];材料导报;2011年08期
13 李云松;傅儒生;程璇;张颖;王大为;;前驱体固相法制备硅酸铁锂正极材料[J];硅酸盐学报;2011年07期
14 马铖杰;梁怡婧;刘松博;;水热法合成聚苯胺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J];河南化工;2011年06期
15 胡立新;王超;陈晓琴;张炎林;;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低温性能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1年07期
16 任春双;;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 5000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二期投产典礼[J];化学试剂;2011年08期
17 李薛勇;;尖晶石锰酸锂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J];新疆有色金属;2011年04期
18 任慢慢;刘素文;卢启芳;;钒系磷酸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J];化学进展;2011年09期
19 李长东;余海军;陈清后;;从废旧锂电池中回收制备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J];资源再生;2011年08期
20 李园利;谢瑞士;余萍;;Co:CdS半导体纳米晶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质[J];广州化工;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君尉;李晟;詹星月;王连邦;马淳安;;锂离子电池锡合金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刘国强;曾潮流;杨柯;;锂离子电池钒系正极材料的研究概况[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姚晓林;陈春华;;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电解液添加剂探索[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周新文;张季平;刘浩文;郭光辉;雷太鸣;张克立;;LiFePO_4/C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冯祥明;郑金云;;含磷阻燃剂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研究[A];第七届全国磷化学化工暨第四届海峡化学生物学、生物技术与医药发展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柳红东;黄佳木;李新禄;刘佳;张育新;;锂离子电池SnO_2/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7 郑洪河;秦建华;石磊;小久见善八;;锂离子电池新型电解液添加剂研究与开发[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8 余碧涛;程丽;仇卫华;李福燊;;亚硫酸乙烯酯添加剂改善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欧阳楚英;施思齐;陈立泉;;锂离子电池氧化物电极材料离子动力学研究进展[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王莉;李建军;万春荣;何向明;;硫化聚丙烯腈可逆储锂材料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英进;锂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的合成与表征[D];吉林大学;2004年
2 罗文斌;Al、Mg和Mn-Mg掺杂对LiCoO_2和LiNi_(1/3)Mn_(1/3)Co_(1/3)O_2结构、电化学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3 崔艳华;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新型电极材料的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4 汤宏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x)M_xO_2(M=Co,Al,Mn)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5 周晓荣;电子自旋共振和质谱在化学电源研究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6 郭华军;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7 储艳秋;锂离子电池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周园;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Oxide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05年
9 禹筱元;层状LiNi_(1/3)Co_(1/3)Mn_(1/3)O_2与改性尖晶石LiMn_2O_4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马玉林;锂离子电池用含磷酸酯阻燃剂电解液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丽娟;石墨烯的制备及其改性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刘琳;锂离子电池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3 芮先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利民;含氮活性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郎丰饶;锂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Mn_(0.5)O_2制备及结构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理;锂离子电池纳米ZnS/C负极材料制备及性能[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杜楠;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过程管理设计及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8 姜冬冬;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锡基纳米结构电极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仇征;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颜景丹;Sn_xTi_(1-x)O_2固溶体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比锂离子电池更好的电池[N];计算机世界;2003年
2 立冬;锂离子电池将成未来之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3 岳振廷;金龙集团锂离子电池项目奠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冯健;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制约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诸玲珍;汽车级锂离子电池市场看好 量产瓶颈亟待破解[N];中国电子报;2009年
6 王海燕;日本企业抢占先机 纷纷投资锂离子电池[N];中国工业报;2009年
7 ;日产将量产锂离子电池[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瞧;锂离子电池产业亟待突破技术瓶颈[N];中国工业报;2009年
9 记者 丁波;上海首个锂离子电池项目签约[N];解放日报;2009年
10 驻站记者 夏斐 通讯员 丽君;高容量纳米动力锂离子电池建设项目落户高平[N];太行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