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素凤  
【摘要】:正为了解滦河口-洋河口岸段潮间带底栖动物受环境扰动的程度,于2007年、2008年、2009年8月对滦河口-洋河口岸段潮间带6个断面的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设置6个断面,用样方法定量采集动物样本。应用种类相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冯建社;用浮游及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和数量分布评价洋河水质的研究[J];四川环境;2004年05期
2 蔡立哲,马丽,高阳,郑天凌,林鹏;海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污染程度评价标准的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3 石大康;底栖动物在评价漓江水质污染中的作用[J];环境科学;1985年03期
4 宋玉珍;利用底栖动物监测黄河兰州段干支流水质结果分析[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0年02期
5 潘立勇,粟多寿;运河徐州段底栖动物与水质的关系[J];中国环境监测;1993年04期
6 潘立勇,粟多寿,张存芝;京杭运河徐州段底栖动物与水质的关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4年04期
7 万丽华;黄浦江上游底栖动物的指示生物生态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5年01期
8 刘玉,余日清,陈桂珠;红树林区硅藻丰度和生物量构成及与底栖动物的关系[J];海洋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9 程英,吕琳,雒彦军;应用水生生物监测水污染[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1年01期
10 游贤文;梁延春;苑省三;金德美;;黄河兰州段底栖动物的分布及污染生态[J];新疆环境保护;1984年04期
11 戴友芝,唐受印,张建波;利用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评价洞庭湖污染的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年04期
12 魏云慧;肖红;包军;陈言顺;;大庆市红旗水库的底栖动物与水质评价[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6年04期
13 杞桑,黄伟建;珠江三角洲底栖动物群落与水质关系[J];环境科学学报;1993年01期
14 史玉强,赵国华,荆万钧,李开国,孙晓怡,王雅梅;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质生态学监测的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0年01期
15 熊金林,梅兴国,胡传林;不同污染程度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比较[J];湖泊科学;2003年02期
16 王鹏;;底栖动物评价大伙房水库源区水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17 卢敬让,赖伟,堵南山;应用底栖动物监测长江口南岸污染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18 万丽华;;河流水质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调查[J];上海环境科学;1990年12期
19 潘立勇;粟多寿;;京杭运河徐州段底栖动物与水质的关系[J];江苏环境科技;1992年01期
20 潘立勇;利用底栖动物对京杭运河铜山段水质的评价[J];江苏环境科技;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素凤;;滦河口-洋河口岸段潮间带生物对环境变化和人类开发压力的响应与适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池仕运;陈胜;;应用底栖动物评价三峡库区支流生态环境状态[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池仕运;胡菊香;;应用底栖动物进行乌江水质生物学评价-以百分比模式相似性指数为例[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陆健健;;东黄海滨岸湿地生物多样性-结构、功能和影响[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周俊;陈志宁;沈丽娟;陈俐伟;;关于提高底栖动物监测质量的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6 潘立勇;李勇;付红;胡维佳;杨靖;;利用底栖动物对京杭运河徐州段水质的监测与评价[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7 池仕运;胡菊香;高少波;马沛明;;底栖动物监测方法研究进展[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8 潘立勇;李勇;;京杭运河徐州段水体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9 李丽娜;张亚雷;陈振楼;李建华;;长江口滨岸带泥螺铬污染的毒理试验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10 张瑜斌;林鹏;邓爱英;庄铁诚;;稀释平板技术应用于红树林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研究的方法学改进[A];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第五届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朋金;裸露潮间带表观CO_2通量的变化规律[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凌云;生物强化净化作用在梦清园芦苇湿地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备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生物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4 张军;典型红树林湿地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来源和迁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程书波;土壤/沉积物—生物系统多环芳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小龙;海岛生态系统风险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7 高晓琴;南通市城市生态河道构建理论及其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周晓蔚;河口生态系统健康与水环境风险评价理论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9 洪松;水体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研究[D];北京大学;2001年
10 宛立;锦州湾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对菲律宾蛤仔的遗传损伤[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君;长江河口潮间带湿地底栖动物功能群及其生态学意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金鑫;东江流域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3 沈燕飞;苏南地区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生物评价[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韩鸣花;浙江西苕溪流域城镇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曹艳霞;漓江流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静;松花江哈尔滨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7 王晓芳;亚布力滑雪旅游区水源地生态监测及健康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8 郭军娜;胶州湾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研究与污染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9 陈瑞明;截污后武汉东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环境质量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10 高彩凤;北运河水系水生态调查及水质评价[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超柱 金鹏;白洋河成了“红洋河”[N];嘉兴日报;2006年
2 志钢;流入官厅水库的洋河被严重污染[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3 记者 闫雪静;清洋河治理工程竣工[N];北京日报;2006年
4 记者 张秋丰;典型海岸带滩涂生物资源恢复与重建技术获得成功[N];中国海洋报;2005年
5 李小平 张利权 张政;土壤生物工程———边坡生态修复的新技术[N];中国环境报;2005年
6 仲夏;渔洋河须综合治理[N];人民政协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遆红;生物监测:让“小可爱”当环境质量监督员[N];辽宁日报;2008年
8 陈宏伟;阿海水电站环评报告遭遇专家质疑[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杨君 通讯员 黄茁;为江湖生态网“舒经活血”[N];人民长江报;2006年
10 赵雪筠朱筱杰;浒苔分布:乳山减轻 文登加重[N];威海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