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本根,原培胜;新的固相反应法合成钼青铜化合物Na_xMo_6O_(17)的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
2 |
王曼芳,郭国聪,黄锦顺,庄鸿辉,张乾二,卢嘉锡;三核钼-硫簇合物的低热固相合成及其晶体结构[J];结构化学;1994年03期 |
3 |
沈茹娟,贾殿赠,梁凯,忻新泉,王疆瑛;纳米氧化锌的固相合成及其气敏特性[J];无机化学学报;2000年06期 |
4 |
贺文义,姚念环,Kit S.LAM,刘刚;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 (HR/MAS)在固相合成中的应用[J];波谱学杂志;2003年02期 |
5 |
余玉叶,赵国良,赵纳君,方萍;过渡金属1,6-己二胺缩双水杨醛Schiff碱配合物的固相合成与表征[J];光谱实验室;2005年04期 |
6 |
黎学贤;钟树秋;石晓波;;尿素Cu(Ⅱ)配合物的室温固相合成与表征[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7 |
匡华;吴明慧;王雅珍;;5-亚苄基硫代巴比妥酸的合成及结构表征[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8 |
徐文龙;陈敏东;姜玲;万方;;利用叠氮化合物固相方法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0年04期 |
9 |
王伟;杨玉琼;赵军;杨姗;;固相法合成1-二茂铁基-3-(3′,4′,5′-三甲氧基苯基)-2-丙烯-1-酮[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0年04期 |
10 |
程时远;昆虫性信息素的固相合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
11 |
陈家威
,蒋济隆
,吴银秋;顺-10-十六碳烯醛-1的固相合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
12 |
王曼芳,黄幼青;双二硫代吡咯烷基铜的固相合成及其晶体结构[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
13 |
於海兰,沈霞,吕敬慈;Sm,Nd,Eu,Tb与Oxine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和表征[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14 |
王志霞,郭洪猷;K_4Sn_3Se_8的固相合成、晶体结构和反射光谱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15 |
黄强,隆泉,郑保忠;固相合成及组合化学用的高聚物载体[J];高分子通报;2004年01期 |
16 |
沈霞;方建慧;苏毅玲;施利毅;;锂离子筛的制备和应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3期 |
17 |
王艳芳;;过渡金属香兰素配合物的固相合成[J];高师理科学刊;2008年03期 |
18 |
王静;蔡星伟;肖德宝;;氨基酸-多金属氧酸盐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固相法合成及表征[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10期 |
19 |
王静;蔡星伟;彭银仙;;固相法制备新型吖啶橙-磷钼酸电荷转移配合物[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20 |
R.B.Merrifield;;固相合成[J];有机化学;1986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