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敏感纳米胶束提高癌细胞核内阿霉素浓度和细胞毒性
【摘要】:正还原敏感两亲性聚合物通过自组装形成的纳米药物载体在癌症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含硫硫键的化合物在血液中较稳定,当进入细胞后,被细胞中较高浓度的巯基化合物(如GSH)还原,硫硫键断裂,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快速释放出药物,提高局部药
|
|
|
|
1 |
朱桐君,张春颖,陈醒言,胡国新,陈志康;巯基化合物对毒鼠强急性中毒小鼠的保护作用[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2 |
戴昌世;江幼岷;谢顺华;潘和平;夏公锁;;环状双硫化物的辐射防护研究 Ⅰ.5,8-二硫辛酸衍生物和相关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放作用[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3年03期 |
3 |
丁桂荣;郭国祯;;抗辐射损伤药物的研究现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7年06期 |
4 |
李丽;杨旭东;林峰;李厚忠;赵荣杰;李孟全;董琦;;糖芥苷的提取分离及其细胞毒性的考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5 |
张春颖,朱桐君,陈志康;巯基化合物对非金属毒物中毒的解毒作用[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9年04期 |
6 |
童曾寿;杜寅孝;;WR—2721和相关化合物的合成[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2年06期 |
7 |
于鸿儒;刘用璋;白秀珍;张殿师;刘瑶;张钦;;大鼠仔鼠肝脏中T_45′脱碘酶活性变化的研究[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3年05期 |
8 |
施畅,廖明阳,郭巧珍,盛和章;异环磷酰胺对离体大鼠肝细胞毒作用机制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1年01期 |
9 |
李泉;俞卫锋;尤圣武;吕欣;周脉涛;吴孟超;宋建钢;;巯基化合物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枯否细胞NF-κ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释放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年05期 |
10 |
李杨;郑英;;一氧化氮活性巯基化合物研究供体药物体外释放通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年05期 |
11 |
吴波拉;朱桐君;陈醒言;;N-乙酰-L-半胱氨酸对氰化钠急性中毒小鼠的解毒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年03期 |
12 |
程伟;;浓度对凝胶色谱法测定低分子透明质酸钠分子量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16期 |
13 |
周红精;夏强;王建民;;紫杉醇静脉注射脂肪乳配方及制备工艺的考察[J];纳米科技;2011年02期 |
14 |
张云贵;;PPm浓度和稀释的简便换算法[J];今日种业;1990年05期 |
15 |
李国锋;王春霞;潘斌;刘静;晏媛;;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瑞巴派特的浓度[J];中国药房;2008年31期 |
16 |
董军亚;岳继华;张继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胺碘酮的浓度[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
17 |
吴茅;商国美;王欣欣;顾亚;;不同浓度利巴韦林对家兔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0年01期 |
18 |
张四力;李荣喜;;口服荧光素钠的剂量浓度对影象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
19 |
郭丽,林东生;浅谈如何提高口服药生物利用度[J];黑龙江医学;2005年09期 |
20 |
张志清;王永利;李晓娜;田增奎;王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恒河猴血浆中间尼索地平的浓度[J];中国药房;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