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污染物对椒江口潮间带沉积物厌氧氨氧化菌生态分布的影响
【摘要】:正入海河口地区是海陆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带,是一个多功能的复杂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和资源潜力。同时,由于受海陆作用的交互影响,河口地区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变化剧烈,是一个典型的环境脆弱带和敏感区,极易受各种自然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尤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人为污染物如营养盐、微量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输入,给河口环境质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对河口环境产生深刻的负面效应。
|
|
|
|
1 |
贾振杰;杨清香;刘如铟;;厌氧氨氧化菌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06年06期 |
2 |
郑平,胡宝兰;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生长及代谢动力学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
3 |
张蕾;郑平;;厌氧氨氧化菌的代谢[J];科技通报;2010年06期 |
4 |
叶磊;祝贵兵;伦中财;王朝旭;王衫允;冯晓娟;尹澄清;;应用分子生物学与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厌氧氨氧化菌活性及功效[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
5 |
陆慧锋;丁爽;郑平;;厌氧氨氧化菌的中心代谢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11年08期 |
6 |
丁爽;郑平;张萌;陆慧锋;;厌氧氨氧化菌群体感应系统研究[J];生态学报;2012年08期 |
7 |
郑平,冯孝善;厌氧氨氧化菌基质转化特性的研究[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8 |
诸美红;姬玉欣;叶小青;彭亭瑜;金仁村;;厌氧氨氧化菌种的低温保藏条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
9 |
郑平,胡宝兰,徐向阳;厌氧氨氧化菌好氧代谢特性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0年05期 |
10 |
阮文权,邹华,陈坚;厌氧氨氧化混培菌的获得及其运行条件[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6期 |
11 |
胡勇有,雒怀庆,陈柱;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与驯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1期 |
12 |
赵志瑞;侯彦林;;半短程亚硝化与厌氧氨氧化联合脱氮工艺微生物特征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2014年07期 |
13 |
钱玮;朱艳霞;邱业先;;太湖底泥中厌氧氨氧化菌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
14 |
徐昕荣;贾晓珊;陈杰娥;;一种未见报道过的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鉴定及其活性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
15 |
安娜;马晨曦;;厌氧氨氧化菌的特性及富集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J];辽宁化工;2014年06期 |
16 |
林琳,堵国成,陈坚;电子受体及中间产物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年02期 |
17 |
胡安辉;郑平;陆慧峰;丁爽;汪彩华;;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培养物对羟胺的转化研究[J];微生物学报;2010年04期 |
18 |
王玫;刘艳;邓芳;吴自润;;厌氧氨氧化菌的驯化培养[J];江西化工;2010年04期 |
19 |
王衫允;祝贵兵;曲冬梅;尹澄清;;白洋淀富营养化湖泊湿地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布及对氮循环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2年21期 |
20 |
王春香;刘常敬;郑林雪;李军;;厌氧氨氧化耦合脱氮系统中反硝化细菌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