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Se量子点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尺寸及表面钝化效应
【摘要】:PbSe量子点在纳米科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其它半导体材料相比,它具有非常大的激子玻尔半径,通过调节尺寸,其带宽几乎覆盖整个近红外波段。PbSe、PbS等Ⅳ-Ⅵ族和Ⅲ-Ⅴ族半导体材料的特殊性是在吸收一个光子后能产生多个激子(电子-空穴对),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多激子产生(Multiple exciton generation,简称MEG)[1]。因为量子尺寸效应,量子点的MEG量子产率通常比体相半导体材料要高,所以在光伏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最近Tisdale等人[2],在PbSe敏化的TiO_2太阳能电池中,通过调控PbSe的尺寸,合适的环境温度及表面修饰,发现了热电子转移现象,这对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提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我们研究了PbSe量子点的尺寸效应,表面钝化对不同晶面的影响,为热电子转移动力学的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
|
|
|
1 |
叶敏挺;李博;程成;;超声化学法PbSe和PbS量子点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S1期 |
2 |
;海外之窗[J];河南科技;2001年07期 |
3 |
蔡惟泉;量子点使单个光子定位[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1年08期 |
4 |
李朝霞,李作宏;单量子点体系极化电子的输运[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4年02期 |
5 |
张胜坤,蒋最敏,王迅;自组织生长锗量子点的库仑荷电效应[J];物理;1998年11期 |
6 |
;发光材料、荧光材料[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3年03期 |
7 |
冯金福;正常金属-量子点-超导系统的共振隧穿[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4期 |
8 |
王立国,丁朝华,肖景林;抛物形量子点中弱耦合极化子的性质[J];发光学报;2004年06期 |
9 |
陈枫,封松林,杨锡震,王志明,汪辉,邓元明;InAs自组织生长量子点的电子俘获势垒[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7年04期 |
10 |
汪兆平,韩和相,李国华;自组织生长的量子点结构及其光学特性[J];光散射学报;1997年01期 |
11 |
;量子点激光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8年06期 |
12 |
刘益民,李小珠,黄钢明;磁场和杂质对二维3电子量子点基态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3 |
;我国量子点研究取得新突破量子点激光器制出[J];新材料产业;2003年10期 |
14 |
汤乃云,陈效双,陆卫;InAs/GaAs量子点的静压光谱压力系数研究[J];物理学报;2005年05期 |
15 |
Christina Nickolas;;量子点技术揭示DNA序列[J];今日电子;2006年02期 |
16 |
;量子点光开关[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8年01期 |
17 |
;全彩色量子点显示屏闪亮登场[J];少儿科技;2011年04期 |
18 |
赵震;退火及铟含量对InGaAs量子点光学特性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9年04期 |
19 |
孔云川,周大勇,澜清,刘金龙,苗振华,封松林,牛智川;1.3微米发光自组织InAs/GaAs量子点的电致发光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2年06期 |
20 |
宋国利,杨幼桐,孙凯霞,陈保久,刘慧英;量子点的电子结构及量子效应[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