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文超唐艳辉雷鸣  
【摘要】:正End-on and side-on coordination structures are two typical bonding forms of N_2 with binuclear transition-metal(TM) complexes.In this paper,a theoretical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describe the importance of the isomerization among end-on,side-on and end-on-side-on binuclear structures catalyzed by bitantalum complex using density function theory(DFT) method.The side-on-end-on bonding structure(η1,η2-N2) is proposed to be the initial step in dinitrogen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阎子峰,薛锦珍,沈师孔,王弘立;担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上CH_4+CO生成CH_3CHO反应的初步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6年01期
2 张占辉,刘庆彬;酶-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动态动力学拆分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5年07期
3 吴平易;季生福;胡林华;李成岳;;介孔分子筛孔中过渡金属的组装及其催化应用[J];化学进展;2007年04期
4 刘淑芬,张秀正,胡皆汉;在Ru-Al_2O_3-K和Fe-Al_2O_3-K催化剂上氮吸附态的红外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5年04期
5 孙晓利;张生勇;郭建权;;有机合成中的过渡金属催化剂[J];化学教育;1991年05期
6 崔崑;刘博;俞建勇;马志;;用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过渡金属催化剂研究新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7年01期
7 肖立伟;周秋香;陈乐培;;2-苯并咪唑-6-亚胺吡啶镍配合物催化苯乙烯聚合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阎子峰,薛锦珍,沈师孔,王弘立;担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上甲烷活化的TPSR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6年04期
9 宋瑞琦,曾健青,钟炳;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2年04期
10 张晓帆,胡友良;烯烃配位聚合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5年11期
11 耿小兰;赵伟杰;;芳基重氮化合物与烯胺的合成反应研究[J];云南化工;2006年03期
12 赵木;宋怀河;连文涛;陈晓红;田晓冬;陈磊;;金属对炭黑转化为洋葱状中空结构纳米碳的影响[J];无机材料学报;2007年04期
13 徐衍;李战雄;邓敏智;杨军;;过渡金属催化的碳镁化反应研究进展[J];合成化学;2010年06期
14 许勇;汪仁;;熔盐中过渡金属均相催化剂的催化反应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1993年06期
15 阎子峰,沈师孔,薛锦珍,王弘立;担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上甲烷同系聚合反应的研究[J];化学学报;1997年04期
16 吴慧;白赢;厉嘉云;胡应乾;彭家建;邱化玉;来国桥;;过渡金属膦配合物在硅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J];有机化学;2009年12期
17 罗培松;汤日元;钟平;李金恒;;炔烃分子内环化反应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9年12期
18 翁建全;刘幸海;张国富;谭成侠;丁成荣;欧晓明;;过渡金属催化下N-取代苯基-苯并噻(噁)唑酮-3-甲酰胺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J];有机化学;2011年03期
19 王智贤;陈钟瑛;;手性膦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不对称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J];有机化学;1993年05期
20 姜玄珍,鲍坚斌,陈焱,刘金香,许松岩;二氧化碳在负载型钯催化剂上的氢化反应[J];催化学报;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超;唐艳辉;雷鸣;;双核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N_2活化及氢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红明;任兴业;杨龙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活化二氧化碳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张学全;;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双烯烃聚合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龚狄荣;胡锦昌;毕吉福;董为民;姜连升;张学全;;以三苯基磷酸酯为配体的过渡金属催化剂聚合丁二烯的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荆延妮;赵震;刘坚;段爱军;姜桂元;许洁;;HZSM-5分子筛担载VIB族过渡金属催化剂上C_2H_2选择性还原NO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唐艳辉;雷鸣;冯文林;;酮氢化过程中Ru催化加氢反应机理的DFT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张建国;张绍文;李前树;;BN-双环[2,2,2]-2,5,7-辛三烯及其氢化反应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史文健;周其林;;手性螺环单齿亚磷酰胺配体在烯氢化反应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曹宜菊;邢小宁;董洪明;肖文精;;高立体选择性钯催化双硫羰基化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姜佳丽;邱显清;华瑞茂;;Re(Ⅰ)催化环氧化合物与CO_2的环化加成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淑娟;气体分子在过度金属催化剂上吸附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2 李嵬;氢化共轭二烯烃类聚合物的制备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永霞;几类重要化学反应的微观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任瑞鹏;乙烯和氯乙烯在金属类催化剂表面氧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于璟琳;含氮气的二元系统相平衡及其计算[D];天津大学;2007年
6 吕存琴;甲胺和甲烷在不同催化剂表面裂解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7 孟庆华;新型手性双膦配体的合成及其在官能化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吴小伟;温控相分离催化及其在高碳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戴静;金属络合物、路易斯酸催化的C-C成键反应用于合成功能化烯烃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李季;新型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硅氢加成反应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雪梅;过渡金属Ru(Ⅱ)-N化合物催化酯的氢化反应的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金亮;Na_2O,K_2O及其引入顺序对过渡金属催化剂HDS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卓;过渡金属催化酮氢化反应及MOCC催化醛酮加氢酰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张谦;芳樟醇合成中选择性氢化反应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5 王磊;CH_4和N_2~+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占敬敬;超细非晶合金NiB催化α,β-不饱和醛酮选择性氢化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姚文娟;铁催化的“一锅法”环化反应合成多取代呋喃衍生物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安阳;小分子势能面的构建及算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薛林;用于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氢化SIBR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赖文珍;氢在Rh(111)表面吸附和振动性质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点评人:周其林;诺贝尔化学奖与手性化合物[N];光明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