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QSAR研究

陈晶  周喜斌  李鹏霞  韩文静  姬东琴  卢小泉  
【摘要】:正研究金属配合物和DNA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机理,总结其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对探索配合物在抗肿瘤药物、生物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及其它相关领域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QSAR研究是最为著名的理论预测研究方法。它可以依靠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计算出的描述符建模预测得到化合物的实验性质,并且可以识别和描述与分子性质相关的关键性结构特征参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明召;黄凤仙;徐小燕;刘琼;李海平;陈希;;金属配合物与DNA的弱相互作用[J];化学教育;2008年10期
2 杨金美;董学畅;赵雷修;吴立生;刘晓芳;;几种酰代吡唑啉酮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抑菌活性及与DNA的相互作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党元林,包晓玉,袁均林,祝心德,王成刚;甲胺磷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4 梁奇峰;C_(60)及其金属配合物[J];嘉应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5 欧阳新华;曾和平;谢彦;;8-羟基喹啉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致发光特性[J];有机化学;2007年03期
6 钟地长;;吡啶-4-甲醛缩氨基硫脲席夫碱(L)Cu(Ⅱ),Ni(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红外表征[J];宜春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通过C—H键断裂合成得到一个柄型的杂硼杂苯二价镧系胺化物[J];有机化学;2009年02期
8 杜俊玫;张瑞霞;陈迎鑫;;高分子化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1年03期
9 周晓华;吴海雷;骆锦强;黄小悦;;2-胺乙基苯并咪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抑菌活性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祝心德;乐芝风;张文革;吴自慎;严振寰;;2.4—二羟基苯甲醛缩氨基脲及基铜(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工技术与开发;1989年04期
11 钟山;硫代脯氨酸金属配合物的热力学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12 李早英,梁江林,杨军,李聪;手性双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13 李素悦,文艳伟,龚成;两个取代苯胺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表征与抗菌活性[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4 张元勤,熊俊如,刘凡,向清详;环四烯四胺-Ce(Ⅲ)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双(对硝基苯酚)磷酸酯[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年06期
15 张雅然;赵继全;何乐芹;张松梅;吴伟鹏;;N,N′-双(3-甲酰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缩环己二胺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应用化学;2006年04期
16 王晓丽;边占喜;王喜贵;;2-羟基-2-二茂铁基丙胺与Ni(Ⅱ),Cu(Ⅱ),Zn(Ⅱ),Cd(Ⅱ),Hg(Ⅱ)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6期
17 林翠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特点与应用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8 张建民;朱路;石秋芝;;示差脉冲极谱法确定镉(Ⅱ)-甘胺酸体系的配合物稳定常数[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年10期
19 李会丽;潘宁;李奇;王晓;徐峰;;新型8-羟基喹啉衍生物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的制备与荧光性能[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0 杨珍珍;徐峰;范长春;柯中炉;;2,6-二甲氧基-4-氨基嘧啶及其金属(Cu,Co)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合成化学;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晶;周喜斌;李鹏霞;韩文静;姬东琴;卢小泉;;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QSAR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艳荣;徐慎刚;郭红武;陈涛;曹少魁;;含三苯胺空穴传输基团侧链悬挂钌金属配合物的聚酰亚胺光伏材料的合成与表征[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3 何佳恒;蒋树斌;王关全;刘国平;;~(117)Sn~m-TTHMP的制备及生物性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4 熊小琴;梁峰;李博阳子;张明;朱建发;周翔;吴成泰;;双羟基六氮环胺及其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5 肖方南;罗小青;曾慎亮;韩李静;魏巧华;陈国南;;多羧酸杂氮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艳丽;王璐;王保怀;杜为红;;邻菲罗啉金属配合物与朊蛋白PrP106-126片段结合作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7 房华毅;凌镇;付雪峰;;Corrole锗氢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反应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敬静;陈涓涓;蔡元博;张俊龙;;发光金属配合物作为ROS探针及其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梁峰;高东昭;林华宽;吴成泰;;双羟基六氮环胺金属配合物稳定性研究[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孙维林;丁能文;王燕华;沈之荃;;多氰基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磁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槐馨;大分子金属配合物体系中纳米沸石的主体效应[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2 Sajid H. Guzar;一种新取代腙的合成和表征及其在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痕量过渡金属元素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潘效波;主族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环酯开环聚合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0年
4 刘斌;利用金属单质合成N-杂环卡宾过渡金属配合物[D];浙江大学;2010年
5 郑人华;新型含邻菲罗啉聚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磁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朱卫华;卟啉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D];江苏大学;2011年
7 贾磊;氨基酸型曼尼西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以及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杨丽;金属有机配合物及高聚物发光材料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张黎明;廉价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发光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10 夏爱清;卟啉三聚物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培菊;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滢;锌副族二价离子配合物结构与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曹韵波;双极传输环金属铱/铂配合物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颜建斌;2-丙基-4,5-咪唑二甲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
5 梁爱辉;非共轭D-A和A-D-A型吡啶甲酸衍生物及其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振朋;三足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谢静;硫代半卡巴腙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秀玲;双核、单核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和有机锡金属配合物中性载体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许文菊;杂环金属配合物及Schiff碱金属配合物中性载体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金艳;新型咪唑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