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两个典型工业区大气PM_(2.5)上三类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魏世龙  刘明  黄渤  毕新慧  盛国英  傅家谟  
【摘要】:正1.引言多环芳烃PAHs由于其致癌致突变特性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美国环保署和欧洲共同体选择了16种PAHs作为优先控制的PAHs。但有研究发现:在成分复杂的环境样品中,优控PAHs仅占致癌致突变风险的一部分。从环境及燃烧样品萃取物中得到的分子量大于300的高分子量(HMw)PAHs表现出了显著的致突变效应(Durant et al.,1998;Marvin et al.,1995;Wornat et al.,2001)。因此,对HMw PAHs的定量分析对于评价环境大气中PAHs的潜在健康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Nitro-PAHs和oxy-PAHs能够通过化石燃料以及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产生(Nielsen,1984),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洁;林壬子;王占生;;北京燕山河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规律及来源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7年02期
2 万开;江明;杨国义;张天彬;高原雪;万洪富;;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蔬菜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J];土壤;2009年04期
3 宋雪英;李玉双;伦小文;蔺昕;翟羽新;胡晓钧;孙铁珩;;太子河水体中多环芳烃分布与污染源解析[J];生态学杂志;2010年12期
4 邓芸芸;彭平安;任曼;盛国英;傅家谟;;珠江隧道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2008年01期
5 欧冬妮;刘敏;许世远;程书波;侯立军;高磊;;长江口近岸水体悬浮颗粒物多环芳烃分布与来源辨析[J];环境科学;2008年09期
6 郝蓉,万洪富,杜卫兵,彭少麟;亚热带地区农业土壤和植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陆继龙;蔡波;郝立波;白荣杰;孙素梅;王大勇;;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河段底泥中多环芳烃的初步研究[J];岩矿测试;2007年04期
8 凌晰;刘文新;陈江麟;范永胜;邢宝山;陶澍;;黄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分布特征与潜在风险[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7期
9 陆继龙;赵玉岩;郝立波;蔡波;孙淑梅;于新民;;吉林省中部农业土壤中PAHs的分布及风险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李久海;董元华;曹志洪;王辉;安琼;胡正义;杨林章;林先贵;尹睿;;6000年以来水稻土剖面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初探[J];土壤学报;2007年01期
11 吕喆;曾凡刚;薛南冬;郭观林;卢桂兰;刘俐;周友亚;谷庆宝;李发生;;某油泥堆放场地中多环芳烃的污染及其垂向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12 成海容;张干;刘向;李军;祁士华;赵玉成;;青海瓦里关大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6年06期
13 胡国成;郭建阳;罗孝俊;陈社军;许木启;戴家银;麦碧娴;李凤超;;白洋淀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14 叶安珊;;新余土壤多环芳烃分布特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3期
15 李红莉;李国刚;高虹;宫正宇;朱晨;李伟;连军;;南四湖水中多环芳烃的分析及分布研究[J];化学分析计量;2006年06期
16 李久海;董元华;曹志洪;王辉;杨林章;胡正义;林先贵;尹睿;;慈溪市农田表层、亚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11期
17 于波;孙晓怡;唐伟;金永民;;抚顺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年02期
18 高媛;祁士华;许峰;邢新丽;张凯;杨丹;田芳;张原;;成都经济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其分布特点[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年01期
19 于国光;王铁冠;吴大鹏;王娟;;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0 刘双双;高达;程岳宏;;任丘油田典型油井周围土壤中多环芳烃垂向分布特征[J];资源与产业;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世龙;刘明;黄渤;毕新慧;盛国英;傅家谟;;两个典型工业区大气PM_(2.5)上三类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万里;刘丽艳;田崇国;杨萌;孙德智;齐虹;张志;沈吉敏;李一凡;;我国土壤和大气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香爱;何苗;金玉善;丛琳琳;李东浩;;人参种植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宁静;石学法;刘季花;黄朋;;辽东半岛西部海域沉积物多环芳烃分布特征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国良;刘玲;罗斌;张金良;陈国良;谭凤珠;;淮河干流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与生态风险评价[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李青青;陈宝梁;;植物叶片及其角质层上多环芳烃的浓度水平与分布特征[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蔡洁珊;王晓玮;栾天罡;林里;;广东潭江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刘澍;马君;史晓凤;孔德地;韩晓红;郑荣儿;;多环芳烃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探测与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9 王伟;沈国锋;杨意峰;陶澍;;生物质燃烧来源的多环芳烃排放特征及环境行为[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魏玲;刘俐;李发生;;不同浓度多环芳烃的三维及同步荧光特征[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英;江苏城市污泥中PAHs的分布特征及其堆肥对PAHs(荧蒽)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刘艳霖;西江高要断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行为与通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3 何苗;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D];清华大学;1995年
4 高彦征;土壤多环芳烃污染植物修复及强化的新技术原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马斌;多环芳烃在根际界面的环境行为及微生物响应[D];浙江大学;2012年
6 刘筱红;气溶胶中烃类化合物的同位素测定及其用于源解析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7 范瑞芳;广州等城市中学生与电子垃圾拆解地—贵屿镇人群尿中多环芳烃羟基代谢物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8 周芹;典型有机磷农药和多环芳烃的大气降解机理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林建清;生物标志物法研究多环芳烃对海水养殖鱼类的毒性效应[D];厦门大学;2002年
10 樊曙先;南京市区与郊区气溶胶PM_(2.5)元素及多环芳烃污染特征的对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宗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东海泥质区的分布与沉积记录[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邓祖琴;兰州市冬季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来源[D];兰州大学;2006年
3 谭新文;重庆市降尘分布及其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裴静;北京市西南地区水中有毒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展惠英;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在黄土中的迁移转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欧阳勋;超临界CO_2萃取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倪小明;柳州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分析及分布特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敏;南昌市空气颗粒物(PM_(10)和PM_(2.5))中多环芳烃来源解析及相关性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9 贺勇;淮河中下游底泥多环芳烃污染性状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10 宫敏娜;黄河及河口颗粒物中正构烷烃与多环芳烃的分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莘明;水土污染治理应防盲点[N];科技日报;2006年
2 记者 解悦;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N];南京日报;2004年
3 张兴刚张建民;有机废水治理难在哪里[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胥晓琦;飘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5 杨晓红 朱丰俊 魏凯 周炯 杨婷;是不是黄金地段还要环评说了算[N];中国环境报;2008年
6 记者 段金平;1000元“康复”1立方米被污土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7 裴青;水的有机污染[N];河北日报;2001年
8 刘林森;排放超标:健康的“杀手”[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9 记者 邱丽娜;松花江流域特征污染物迁移转化项目通过鉴定[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吴红月;环保自卫战该从何处入手[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