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底泥制备的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解吸
【摘要】:正1.引言生物炭是生物质经过热解后形成的具有多孔特性的木炭,它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pH,增加总氮和总磷,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利于真菌类和微生物的生长,而且能够提升营养物质的保留和水分储蓄能力。这些特性使生物炭作为潜在的土壤改良剂而在荒漠化治理和改观干旱农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生物炭在减缓全球环境恶化方面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生物炭可以作为CO_2、CH_4等气体的吸收汇而将其固化在土壤中,这不仅可以改良土壤水文特性,为植物提供广泛的C源,而且可以降低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研究表明,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生物质如木材、城市垃圾、家畜禽遗体、粪便,都可以作为制备生物炭的材料,这些
|
|
|
|
1 |
张明;滇池及其流域综合治理[J];水资源保护;1998年03期 |
2 |
江东福,翟苹,马萍,段若玲;滇池干雨季水和底泥的化学监测及其放线菌群[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S1期 |
3 |
郭慧光,马丕京;滇池环境综合治理框架及其投资估算[J];云南环境科学;2000年S1期 |
4 |
王有钧;治理滇池的生态经济学途径——源头治理[J];生态经济;2002年04期 |
5 |
吕小玲,徐清艳;滇池污染现状、趋势及其综合防治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6 |
罗小勇,丁洪亮,廖奇志;滇池富营养化状况及其综合防治对策[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7 |
张秀川,黄波;滇池水资源保护战略[J];云南环境科学;2004年S1期 |
8 |
赵俊权,杜国祯,陈家宽;滇池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J];生态经济;2005年04期 |
9 |
黎秉铭,万国江,江成忠,曾世光;滇池、洱海水及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行为[J];环境科学;1995年02期 |
10 |
淤嘉祜,王开绪,王灿东,李兴国;根治滇池污染危害应从何着手[J];生态经济;1999年03期 |
11 |
范良民;滇池蓝藻成份分析及利用途径探讨[J];云南环境科学;1999年02期 |
12 |
刘江,黎阳明;滇池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对环境的保护作用[J];云南环境科学;2000年04期 |
13 |
和丽萍,赵祥华;“九五”期间滇池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及其效益分析[J];云南环境科学;2003年03期 |
14 |
费宇;聚类分析在滇池水质污染监测中的应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S1期 |
15 |
杨健强;加快滇池治理 促进昆明可持续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1998年05期 |
16 |
吕俊杰,杨浩;滇池水环境信息系统设计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年02期 |
17 |
沈满洪;滇池流域环境变迁及环境修复的社会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6期 |
18 |
祝艳;滇池水质演替趋势及防治对策分析[J];云南环境科学;2004年S1期 |
19 |
高丽,杨浩,周健民,陈捷;滇池沉积物磷内负荷及其对水体贡献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
20 |
赵俊权,杜国祯,陈家宽;滇池生态机制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J];生态经济;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