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草鱼组织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溴联苯醚分布特征
【摘要】:正1.引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由于其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严重危害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已于2001年5月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决定禁止和限制使用12种POPs,其中9种属于有机氯杀虫剂(OCPs)。2009年5月,该公约又将多溴联苯醚(PBDEs)、全氟类化合物(PFCs)、林丹、五氯苯等9种化学物质新增为POPs。至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POPs数量已经增加至21种。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是2种典型有机氯杀虫剂,曾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生产使用。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溴代
|
|
|
|
1 |
胡国成;许振成;戴家银;许木启;麦碧娴;曹宏;王建设;石志敏;;有机氯农药和多溴联苯醚在白洋淀鸭子组织中分布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2010年12期 |
2 |
吕建霞;王亚韡;张庆华;高尔乐;江桂斌;;天津大沽排污河河口沉积物多溴联苯醚、有机氯农药和重金属的污染趋势[J];科学通报;2007年03期 |
3 |
肖春艳;邰超;赵同谦;武俐;周天健;董晶晶;;黄河湿地孟津段水体及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09年06期 |
4 |
王英辉;祁士华;王伟;;汈汊湖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年06期 |
5 |
武振艳;杨永亮;安丽华;焦杏春;路国慧;刘晓端;徐清;谢文明;;新江湾城开发区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分布特征[J];岩矿测试;2010年03期 |
6 |
潘声旺;吴云霄;罗竞红;李玲;;成都城区蔬菜地土壤中农药残留及其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3期 |
7 |
夏凡;胡雄星;韩中豪;王文华;;黄浦江表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
8 |
黄冠星;孙继朝;汪珊;杜海燕;卢耀东;支兵发;陈彗川;陈玺;荆继红;;珠江三角洲地下水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的初探[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
9 |
李红莉;李国刚;高虹;宫正宇;朱晨;连军;;南四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及分布特征[J];中国环境监测;2005年06期 |
10 |
王浩正;何孟常;林春野;全向春;郭伟;;松辽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7期 |
11 |
张祖麟,陈伟琪,哈里德,周俊良,徐立,洪华生;九龙江口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及归宿[J];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
12 |
吴启航,贾后垒;不同粒度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3 |
安琼,董元华,王辉,葛成军;南京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其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
14 |
唐阵武;岳勇;许其功;;水体中多溴联苯醚污染及其生态风险[J];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
15 |
夏斌;周明莹;陈碧鹃;冷凯良;乔向英;田丽粉;;胶州湾养殖区贝类生物体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06期 |
16 |
马文洁;何江涛;金爱芳;魏永霞;陈素暖;;北京市郊再生水灌区土壤有机氯农药垂向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7期 |
17 |
张宏才,臧道华,张群;蝲蛄中有机氯农药和重金属残留量的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5年03期 |
18 |
康跃惠,麦碧娴,盛国英,傅家谟;珠江三角洲河口及邻近海区沉积物中含氯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00年03期 |
19 |
罗孝俊,陈社军,麦碧娴,曾永平,盛国英,傅家谟;珠江三角洲河流及南海近海区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及分布[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9期 |
20 |
王英辉;祁士华;龚香宜;苏秋克;吕春玲;王伟;刑新丽;;排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