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庆海朱先翠杨松王芬华周双六王绍武  
【摘要】:正研究表明,金属有机配合物中配体影响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反应性及活性。吡咯配体与金属配位的形式有η~5及η~1等不同的成键方式,而关于含吲哚配体的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研究非常少。最近我们系统地研究了下列不同配体Ⅰ-Ⅶ与稀土金属胺基配合物[(Me_3Si)_2N]_3Ln(μ-C1)Li(THF)_3的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洪云;陈东立;石冰;车得基;杜宝石;;N—水杨酰基二茂铁乙酮腙的部分稀土金属(Ⅲ)配合物的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1991年02期
2 纪竹生,刘买利,胡继明;药物配体与生物大分子受体相互作用核磁共振的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4年11期
3 吴海霞;边占喜;李树臣;任杰;;1′-丁基二茂铁β-二酮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J];稀土;2006年06期
4 曲建强;王流芳;刘瑛琦;宋玉民;王印月;贾晓飞;;4,6-二甲基嘧啶-2-硫代乙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6年01期
5 刘敏;袁文兵;张岐;闫兰;杨汝栋;;新型三足席夫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的作用[J];应用化学;2008年10期
6 袁福根;朱雪华;;稀土硼氢化合物对环氧环己烷的开环聚合[J];稀土;2009年01期
7 丁冶春;夏侯国论;王家智;武林;戚琦;范小娜;;稀土芦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光谱实验室;2011年02期
8 丁冶春;夏侯国论;范小娜;王恩军;刘霞;;稀土槲皮素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J];光谱实验室;2011年04期
9 袁继兵,李嘉航,梁万里,苏树江,石建新,龚孟濂;含有不同结构第二配体的铕(Ⅲ)三元有机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J];中国稀土学报;2004年05期
10 袁继兵,李嘉航,梁万里,苏树江,石建新,龚孟濂;三种新的铕(III)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J];化学学报;2004年22期
11 张伦,胡培植,钱春华,张国敏;稀土金属硼氢化物的研究(Ⅰ)——十二氢十二硼酸苯酰肼合稀土金属(Ⅲ)螯合物的合成和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4年02期
12 吴运军,张武,马怀柱;含取代茚基配体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英文)[J];合成化学;2004年05期
13 郑立新;;CTAB胶束催化与稀土金属三元结合物光谱性质研究[J];安徽科技;2006年11期
14 ;文摘[J];稀土;1980年01期
15 孟庆林,何琰,关烨第;不对称合成中手性杂环配体的结构与催化活性[J];大学化学;2000年01期
16 任百祥;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的相互作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7 边庆花,乔振,李锋,缪林方,王敏;手性双噁唑啉配体的合成进展[J];有机化学;2004年12期
18 邱凤仙;徐红良;笪祖林;杨冬亚;李萍萍;;稀土三元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2007年05期
19 陈昊;王学涛;康淑娟;;贵金属三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年06期
20 李醒夫,吕敬慈,孙鹏年,郭敖凌,刘力;无机化学中空间效应的定量研究 Ⅲ.弱配位场作用下配体的重排反应[J];结构化学;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庆海;朱先翠;杨松;王芬华;周双六;王绍武;;含氮杂π配体稀土金属有机物的合成、结构与应用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影;王利民;眭园园;;含多支状碳氟链多羧基配体的合成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何亭;邓建国;陈华;;系列稳定亚磷酸酯配体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安东丽;杨鹰;谭庚文;赵娜;沈赟;王娟娟;朱红平;;铜基金属的配体调控:结构与反应行为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杰鹏;;功能金属多氮唑框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周坤;王新龙;苏忠民;;基于外围Et_3N的调节作用并由C≡CtBu配体和辅助配体CF_3COO合成的新颖炔银簇[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立娟;徐东华;周云山;郭燕;Waqar Ahmad;;基于1,3-二(4-吡啶基)丙烷的二维双螺旋网络:通过改变阴离子配体实现从单层到双层互穿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陈勇强;李国榕;屈扬坤;卜显和;;柔性二酸配体导向的Cd(Ⅱ)-三吡啶MOF[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王绍武;冯其琴;盛恩宏;;稀土金属-氮键均裂反应研究—立体、电子及氧化还原电势对反应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刘静;郑思宁;彭亦如;;不同代硝基芳基苄醚树枝配体轴向取代硅(IV)酞菁单线态氧生成速率及量子产率的比较[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法辉;两类功能性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爽;咪唑羧酸及其衍生物为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吴思忠;新型镍、钴配合物体系催化的丙烯二聚反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4 刘洋;功能化金属—有机大环的组装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国璧;3(4)-二吡啶甲基端基萘(苯)二酰亚胺配体与过渡金属的自组装和配合物性能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6 黎玲玲;一价铜盐与柔性氮杂环配体的反应及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宋玉明;手性聚合salen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8 姜茹;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中可循环使用的催化体系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9 孔国强;基于两性离子配体的金属—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周忠诚;光致发光稀土(铕、铽)配合物的合成、荧光性能及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美琴;含共轭基元金属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2 姚宏亮;β-二酮类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龚新强;新型π辅助配体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房超;开链冠醚桥连螯合型有机配体及双Schiff-base配体的合成与自组装化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国强;基于对称席夫碱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性质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邵奎占;4,5-二氮芴-9-酮衍生物及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旭东;胺为配体促进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伟红;具有1,3-金刚烷二乙酸配体配位聚合物构筑、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孙亭亭;含有氮杂芳环配体的新型配位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国芬;桥联型双吡唑配体铜(Ⅰ)配位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表征和发光性质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