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赵春霞常玉炜Lin Dayin陈世礼吴泽明许国旺  
【摘要】:正现代分析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发展微量化、集成化的分离分析新方法。为了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通量,降低分析成本和样品消耗量,发展微量化、集成化的分析方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前沿领域。纳流液相色谱技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因其具有样品消耗小、分析速度快和易集成化的优点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伟萍;丁伟祥;李孟华;;MNR在代谢组学应用[J];科技资讯;2007年16期
2 穆塔里甫·吾布利哈斯木;哈木拉提·吾甫尔;;代谢组学-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平台[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孙向明;杜娟;南莉莉;;代谢组学中代谢指纹分析技术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8年09期
4 聂存喜;张文举;;代谢组学及其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1期
5 ;食物:总有一款适合你[J];江西食品工业;2006年01期
6 卢红梅;梁逸曾;;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J];分析测试学报;2008年03期
7 朱超;梁琼麟;王义明;罗国安;;代谢组学的整合化发展及其新进展[J];分析化学;2010年07期
8 许国旺;路鑫;杨胜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许广艳;葛卫红;;代谢组学的数据分析技术及其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7期
10 齐小城;章弘扬;梁琼麟;王义明;罗国安;;液质联用技术及其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成药;2009年01期
11 邱玉洁,夏圣安,叶朝辉,刘买利;生物医学核磁共振中的模式识别方法[J];波谱学杂志;2005年01期
12 丛丽娜;刘强;李宪臻;John Smith;;代谢足迹技术及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13 毛煜;袁伯俊;;代谢组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新药杂志;2007年13期
14 夏建飞;梁琼麟;胡坪;王义明;罗国安;;代谢组学研究策略与方法的新进展[J];分析化学;2009年01期
15 叶央芳;张利民;安艳捧;豪富华;唐惠儒;;大肠杆菌代谢物组成的核磁共振分析[J];分析化学;2011年08期
16 尹恒,李曙光,白雪芳,杜昱光;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植物学通报;2005年05期
17 唐惠儒;王玉兰;;代谢组学: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6年05期
18 徐晓宇;刘和;;系统生物学在工业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07年04期
19 熊萍;肖丽英;李继遥;;细菌和真菌的代谢组学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S1期
20 宋凯;李霞;;面向代谢组学的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与展望[J];生物信息学;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霞;常玉炜;Lin Dayin;陈世礼;吴泽明;许国旺;;HPLC-芯片技术在代谢组学研究方面的应用[A];第六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会议摘要论文集[C];2010年
2 阳平;;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A];新医药卫生改革与药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药学杂志》第十二届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邵艳军;杨学举;;开设次生代谢与代谢组学课程,改进植物生理传统教学[A];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刘爱国;;代谢组学在植物系统研究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5 唐惠儒;;代谢组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突破口[A];第十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周大炜;;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微生物代谢组学最新进展[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杨桥;张晓玲;张俊祥;张磊;方呈祥;;耐辐射奇球菌抗辐射机制的代谢组学初步研究[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董继扬;徐乐;蔡聪波;陈忠;;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数据预处理的鲁棒归一化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余雁;易智彪;梁逸曾;;代谢组学中细胞破碎方法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0 王蔚芝;黄嫣嫣;刘吉众;赵睿;马会民;刘国诠;;微流控芯片阵列多肽合成与HPLC分析[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超;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磷脂组学平台的建立、改进及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卫海滨;C_3植物光合作用代谢网络动态的系统生物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3 翟红昌;基于HPLC技术的南海北部浮游植物色素与群落结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黄宏南;福建红曲的活性物质及其医疗保健效应[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5 李旻;人体肠道菌群结构与宿主代谢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苗凤萍;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虾青素酯和脂肪酸的鉴定及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2007年
7 黄曦;链霉菌FR-008与灰色链霉菌IMRU3570及其代谢产物的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1999年
8 朱洪平;中国东海海洋微生物环肽类活性物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9 杜中军;苹果多酚HPLC测定方法及碱性磷酸酯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体系的建立[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10 陈随清;山茱萸种质资源的研究及优良品种的筛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茂成;保加利亚乳杆菌代谢组学样品的前处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2 孙庆龙;北五味子种质资源及评价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雷胜勇;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Linn.)J.Sm.)的生态适应机理及HPLC指纹图谱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李晓雪;用于拟干酪乳杆菌代谢组学分析的样品处理方法研究和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5 陈雨;长春花重要生物碱含量测定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魏南玉;华中五味子果实发育阶段木脂素含量变化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牛昆;转基因酿酒酵母产番茄红素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张威;极大螺旋藻胞内活性物质的分离和分析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9 黄璐;耻垢分枝杆菌MSMEG_140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细胞壁多糖代谢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李艳丽;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模拟空间辐射及微重力对大鼠脑和免疫组织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勇、通讯员 王占军、蔡怡春;国际“代谢组学之父”牵手武汉[N];湖北日报;2006年
2 记者  范建;中外学者首次揭示植物代谢奥秘[N];科技日报;2006年
3 何春权;蛋白质光学芯片[N];光明日报;2001年
4 高平;益生乳酸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完成[N];光明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聂翠蓉;清清楚楚看自己[N];科技日报;2007年
6 基因潮编译;基因芯片引领医学新革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7 全军生物芯片技术重点实验室 陈忠斌 王升启;生物芯片面面观[N];科技日报;2001年
8 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提供;让分子检测明察秋毫[N];医药经济报;2002年
9 孙国根;闻玉梅院士解读“人体细菌群落分布图”[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亚东;有了生物芯片 大海捞针不难[N];科技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