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制备含稀土Eu、Tb的多颜色胶束及其固体薄膜

李照业  马如江  安英丽  史林启  
【摘要】:正近些年来,稀土高分子发光不仅继承了稀土发光的特点,而且以其优于稀土无机配合物发光及有机小分子配合物发光的优势而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近几十年高分子嵌段自组装的异军突起,嵌段聚合物和稀土的自组装也开始成为高分子发光的一个新的热点。虽然以前已经有过含稀土的自组装体的报道,但是这些报道并没有从细节上讨论组装和荧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杜安道 ,潘素京 ,施玉全;UF_6中稀土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4年01期
2 田雷蕾,张明,路萍,张武,杨兵,马於光;金属离子对共轭聚合物固体薄膜的荧光猝灭效应[J];科学通报;2003年23期
3 刘新文,卢小泉;三元混配化合物的极谱研究──Phosphonic-、Amino-acid-Eu体系稳定性[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廉世勋,李承志,吴振国,张华京,毛向辉;xSrO·yAl_2O_3◇Eu的光致发光[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5 邓再辉;SrO·xAl_2O_3:Eu体系的合成与光谱性质[J];光谱实验室;2000年02期
6 李发胜;齐琳;张莹;毛卫民;王磊;;具有宽波反射特性的胆甾相液晶固体薄膜材料的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7 戴玉杰,张秀利,张建民,尹懿敏,顾业强;钐、铕的氟哌酸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宋学良;金佳科;董浩宇;唐本忠;孙景志;;外围带咔唑基的联苯桥联PPV齐聚物的稳定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11期
9 曾海燕;杨燕生;;配位场中f~8组态f-f跃迁荧光光谱与荧光中心点对称性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10 王海燕;光善仪;张超;徐洪耀;;Y_(1.9)SiO_5∶Tb_(0.1)~(3+)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11 薛峰,苏锵;关于磷光体NaMVo_4:Eu~(3+)的光谱性质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12 池利生,苏锵;YV_(1-x)B_xO_(4-x):Eu~(3+)(或Dy~(3+),Bi~(3+))的合成及光谱性质的研究[J];稀土;1993年04期
13 陈鸣才;黄勇;;新型显色材料—乙基醋酸纤维素“液晶态”固体薄膜[J];广州化工;1987年02期
14 卢炯平;固体薄膜的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J];物理化学学报;1995年12期
15 郝贡章,吴长存,许佩珍,王文爽;X荧光“NRLXRF”程序在薄膜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试验室;1987年09期
16 范明娥,卢百铿;氟离子对HDEHP分离Am、Eu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5年04期
17 范元发,蒋法顺,赵燕菊;TBP萃取色层法分离超钚元素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7年04期
18 谭应龙;张振民;;石油亚砜—P_(507)—煤油体系协同萃取稀土Sm、Eu、Gd机理的研究[J];广州化工;1992年02期
19 孟宪厚;质谱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粉煤灰中痕量Eu[J];分析测试学报;1989年06期
20 关景素,姬俊英,徐爱民,石有卿,高炳华;阳离子交换分离-水平式ICP-AES法测定Zr-Nb合金中微量Gd,Sm,Dy,Eu[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照业;马如江;安英丽;史林启;;制备含稀土Eu、Tb的多颜色胶束及其固体薄膜[A];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预印集[C];2010年
2 ;The persistent energy transfer and effect of oxygen vacancies on red long-persistent phosphorescence phosphors Ca_2SnO_4:Gd~(3+),Eu~(3+)[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平;范桥辉;潘多强;吴王锁;;Eu(Ⅲ)在铁氧化物上的吸附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少飞;叶远虑;郭治军;吴王琐;;磷酸根存在下Eu(Ⅲ)在二氧化硅上的吸附[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刘昇平;范桥辉;潘多强;李平;许君;吴王锁;;Eu(Ⅲ)在北山除碳酸盐土壤上的吸附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严端廷;王丹;刘玉学;刘春光;徐长山;刘益春;;Eu~(3+)掺杂12CaO·7Al_2O_3样品的双峰发射[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7 唐建国;吴春艳;罗金环;王瑶;刘继宪;黄林军;;双取代极性聚乙炔-Eu~(3+)络合物的制备及发光性能[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尹兆益;宋志国;周大成;杨正文;王荣飞;徐圆圆;邱建备;;Tb~(3+)掺杂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荧光探针的合成[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丁美;王炳武;张俊龙;王哲明;高松;;Tb(tpfc)(12C4)配合物的合成与磁性[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李寒玉;杨天林;王文华;;Eu~(3+)冠醚配合物的合成、荧光性质及与DNA作用研究[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晓飞;长余辉发光材料CdSiO_3:Mn~(2+),RE~(3+)(RE=Sm,Dy,Eu,Tb,Nd,Er,Ho)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何楠;基于酞菁的非线性光学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制备[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夏海建;三苯胺树枝状分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夏云生;介孔金属氧化物MO_x(M=Cr,Fe,Co,Sm,Eu)制备及物化性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5 田雷蕾;超分子相互作用对有机π-共轭材料光电性能的调控[D];吉林大学;2008年
6 骆开均;有机偏振光和磷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汤多峰;基于芴基超支化聚合物的设计、制备与性能[D];复旦大学;2008年
8 赵祖金;有机荧光小分子、寡聚物和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及光电性能[D];浙江大学;2008年
9 肖义;新荧光发色体系—含腈萘杂环:分子设计、合成、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10 刘煜;铕配合物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芳芳;Eu、Tb掺杂碱土多硅酸盐发光材料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汤昌泉;新型多胺多羧基吡啶类配体及其Eu(Ⅲ)和Tb(Ⅲ)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D];中南大学;2010年
3 汤春花;Tb(Ⅲ),Eu(Ⅲ),Sm(Ⅲ)和Sm-La-吡啶羧酸类配合物的制备、表征、荧光性能及与蛋白质的结合特性[D];中南大学;2011年
4 王燕娇;新型β-二酮-Eu(Ⅲ)荧光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丹;共价嫁接铕Eu(Ⅲ)、钌Ru(Ⅱ)配合物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丽波;基于稀土配合物Eu(DBM)_3phen的微球及微光纤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光谱性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许传杰;Eu~(3+)荧光共聚物及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8 何灏;溶胶—凝胶法制备Na_3Y(BO_3)_2:Eu~(3+)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李丽;基于LaB_6电极对Eu(Ⅲ)和H_2O_2的电化学测定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10 杨健佼;掺稀土(Dy,Tb):KYb(WO_4)_2激光晶体生长与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