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史子康;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学检测尿素单晶质量[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2年01期 |
2 |
王少阶;正电子湮没与高科技[J];原子核物理评论;1989年03期 |
3 |
万玉金
,朱育群
,孙承烋;正电子湮没技术(PAT)的开发与应用(一)——正电子湮没技术与材料的缺陷分析[J];电子器件;1990年01期 |
4 |
尹传元,郭冬林,奚涛,徐贤秀,顾庆超;用PAT和受体结合分析研究TNF的结构特征[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5 |
刘东红,刘裕勤;正电子湮没技术[J];现代物理知识;2000年03期 |
6 |
刘尚进,周上祺,唐思进,郁伟中,曹必松,常伟,李存英;正电子湮没技术对YAG/Nd晶体缺陷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7 |
吴凤美;滕敏康;沈德熏;陈岭;;未掺杂SI-GaAs退火行为的正电子湮没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
8 |
薛凤家;;安德森和正电子[J];物理与工程;2006年01期 |
9 |
葛永霞;常方高;李涛;路庆凤;李喜贵;;MgB_2超导体的正电子湮没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05年S1期 |
10 |
江海锋;陈真英;孙顺平;温新竹;邓文;黄宇阳;;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元素掺杂效应[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
11 |
葛永霞;常方高;李涛;李喜贵;路庆凤;毕小群;高金辉;袁延忠;;激光辐照对MgB_2超导体电子结构的影响[J];低温与超导;2006年02期 |
12 |
蒋中英;郁伟中;赵永富;蒋锡群;夏元复;;~(60)Co的γ辐照对SB的自由体积和微结构的影响的PALS和FT-IR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6年07期 |
13 |
路庆凤;张星;胡艳春;徐勇光;李喜贵;常方高;;La_(0.67)Ca_(0.33)MnO_3化合物铁掺杂效应的正电子寿命谱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4 |
曹玔,王蕴玉,熊兴民,熊良钺,姜健;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形变铁的恢复[J];物理学报;1982年01期 |
15 |
陈昂,智宇,李标荣,张绪礼,李晓华,王少阶;Y_1Ba_2Cu_3O_6+δ系超导陶瓷的正电子湮没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92年01期 |
16 |
王波;李世清;王采林;王少阶;;正电子湮没技术在聚合物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原子核物理评论;1993年01期 |
17 |
郁伟中;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诊断微晶和非晶的结构[J];大学物理;1998年09期 |
18 |
蒋中英,郁伟中,夏元复;三嵌段共聚物SEBS中自由体积行为的温度及e~+辐照时间依赖性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5年07期 |
19 |
姚恺;张金仓;李领伟;曹桂新;敬超;曹世勋;;在La_(5/8)Ca_(3/8)MnO_3体系中Co替代效应的正电子实验研究[J];核技术;2006年01期 |
20 |
薛运才;李喜贵;苏玉玲;刘海增;陈镇平;;Eu替代浓度对Y_(1-x)Eu_xBa_2Cu_3O_(7-δ)体系电子结构和超导电性的影响[J];低温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