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吕召梓杨旋孙旭平汪尔康  
【摘要】:正溶液中的自组装作为一种把分子系统集成为功能化的介观设备或宏观材料的有效方法,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1],其中的离子自组装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方便获得超分子材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钟利娟;鲁晓明;;氮杂环配体自组装螺旋链状结构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1年07期
2 薛飞;段廷蕊;薛敏;刘烽;王一飞;韦泽全;王淼;张盼;袁梓高;孟子晖;;葡萄糖检测用分子印迹光子晶体的研究[J];分析化学;2011年07期
3 唐黎明;;多重氢键超分子聚合物[J];高分子通报;2011年04期
4 张来新;杨琼;赵卫星;;我国杯芳烃化学的研究进展[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1年02期
5 汪峰;董盛谊;郑波;黄飞鹤;;基于冠醚衍生物的超分子聚合物[J];高分子学报;2011年09期
6 袁涛;刘中原;胡连哲;徐国宝;;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核酸适体传感器[J];分析化学;2011年07期
7 赵金金;吴梅笙;屠一锋;;基于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胆碱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制[J];分析化学;2011年07期
8 樊娟娟;韩媛媛;姜伟;;溶剂尺寸对ABA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行为影响的Monte Carlo模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7期
9 陈艳军;罗文;王艺峰;张超灿;;两亲性含氟嵌段共聚物的RAFT制备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1年06期
10 张来新;赵卫星;杨琼;;蓬勃发展的环蕃化学[J];应用化工;2011年06期
11 顾辛艳;易成林;卢杨斌;范存华;江金强;刘晓亚;;多重敏感性双亲共聚物P(DM-co-AA-co-CA)的自组装及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8期
12 王颖;甘泉;江华;;阴离子协同组装折叠体[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9期
13 崔恩营;倪海彬;吴婧;郭文华;王鸣;;圆柱基底上胶体晶体的制备及光学特性表征[J];光学技术;2011年04期
14 张瑞凤;赵彩娟;;氰根桥连配合物[Ni_2(μ_2-L)(μ_2-CN)_2(CN)_2]·H_2O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5 杨永安;冯文;袁立华;;环芳酰胺的合成及自组装行为[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9期
16 胡聪;马明亮;李晓燕;胡文敬;赵小莉;文珂;;具有三角架结构的丙二酸、β-二酮和吡唑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及超分子自组装[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9期
17 郑俊超;徐晶;冯建;宾思远;白绘宇;刘晓亚;;双亲性无规共聚物P(VM-co-AMPS)的自组装及其性能[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1年03期
18 王飞;丁可伟;吴飞鹏;;水体系中含卟啉基团的两亲高分子的自组装行为和性质的研究[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1年05期
19 段鹏飞;李远刚;江建;王天宇;刘鸣华;;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小分子有机胶凝剂:利用掺杂的方法制备各种有机或无机材料的有机凝胶[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9期
20 张来新;赵卫星;杨琼;冯国栋;;蓬勃发展的冠醚化学[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召梓;杨旋;孙旭平;汪尔康;;离子自组装制备含有Ru(bpy)_3Cl_2的花瓣状超分子微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魏辉;汪尔康;;三联吡啶钌配合物掺杂硅薄膜修饰铟锡氧化物电极的光学、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徐国宝;刘晓庆;史立红;牛文新;李海娟;;共反应物结构对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4 汪尔康;;微流控芯片电化学与电化学发光检测的某些进展[A];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钟克利;金龙一;;n型刚棒与树枝状聚环氧乙烷链的刚棒-线团低聚醚的合成与自组装[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刘晓庆;史立红;牛文新;李海娟;徐国宝;;增强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检测灵敏度的方法[A];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吕家根;;一种新的与微型化自发电池整合的电化学发光检测芯片研究[A];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刘晓亚;易成林;杨逸群;罗静;江金强;陈明清;;非嵌段双亲共聚物自组装及其应用拓展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李昕;万梅香;;碘化亚铜微/纳晶的自组装及其疏水性能研究[A];2010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尽尧;周永丰;黄卫;颜德岳;;含两亲性结构单元超支化均聚磷酸酯的合成及其自组装[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薇;化学酶法合成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组装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付华;有机磷辅助氨基酸自组装成肽及其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1998年
3 袁建军;两亲嵌段共聚物:分子设计及溶液中自组装形态控制[D];浙江大学;2002年
4 侯昭升;准(聚)轮烷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江国华;支化聚合物的合成、自组装和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施锦;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与应用[D];兰州大学;2006年
7 徐胜广;自复制在动态组合库里的放大作用[D];山东大学;2008年
8 于洋;若干钼酸盐与硼酸盐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吉林大学;2011年
9 柏建国;毛细管电泳及其电化学发光在食品和生物检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10 Oudjaniyobi Simalou;基于三苯基苯的小分子有机凝胶剂的自组装与光物理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媛;纳米结构金属表面吸附功能分子的拉曼光谱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庞鹏飞;单分子层包裹的金纳米粒子的电子传输传感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3 余红伟;金纳米粒子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史娟;白杨素-6-磺酸根与金属离子自组装作用及晶体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亮;双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白立涛;在各种基底上构筑聚合物微球稳定排列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毛联波;刚柔PANI/PEG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自组装[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黄华良;含N/O刚性配体系列聚合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性质[D];湘潭大学;2008年
9 唐恩;一些含氮、氧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表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孔壮志;用多官能链转移剂通过普通自由基聚合制备两亲性杂臂星形聚合物[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白毅 于洋;长春应化所在电化学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记者任福海;化学生物分析平台添新成员[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3 记者 李大庆;中欧科学家在自组装分子机器研究方面获重要进展[N];科技日报;2011年
4 于洋 记者 李泳沩;电化学发光检测法获国家专利[N];吉林日报;2010年
5 ;自组装高分子微胶囊领域获重要进展[N];科技日报;2003年
6 于柏林;功能化电极界面研究获重要创新成果[N];中国化工报;2008年
7 梅晓琳;碳纳米管生长机理研究取得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6年
8 于春;我国发现高效环保发光新材料[N];中国化工报;2007年
9 于洋;高灵敏电化学发光检测法获发明专利[N];中国化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