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侯宏卫熊巍唐纲岭胡清源  
【摘要】:正建立了一种改进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快速检测烤烟主流烟气中特有亚硝胺(TSNAs)的方法。由于中国烤烟烟气中TSNAs含量低,且基质复杂,对其准确定量一直存在难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名剑;胡念念;李勇;孙贤军;陈小明;;卷烟主流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液质联用分析[J];烟草科技;2007年10期
2 庞永强;陈再根;侯宏卫;唐纲岭;高汉华;刘克建;颜丙杭;;抽吸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烟草特有亚硝胺释放量的影响[J];烟草科技;2009年02期
3 梁丽军;张海琪;何中央;王丽丽;施礼科;;水产品中三聚氰胺残留的测定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09年06期
4 程静;丁磊;蒋俊树;卢业举;;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谷物类农产品中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多残留[J];食品科学;2010年20期
5 章虎;钱鸣蓉;李振;王祥云;徐浩;王新全;陈志民;;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稻米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J];农药;2010年12期
6 黄聪;李晓晶;彭荣飞;于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贝类产品7种脂溶性贝类毒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5期
7 周仕禄;肖协忠;许锴霖;盛志艺;董永智;刘婵;刘晓勤;王军;;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6年03期
8 丁涛;沈崇钰;蒋原;姚义刚;贾涛;赵厚民;沈伟健;徐锦忠;姚茸茸;;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果中乙氧基喹啉残留[J];质谱学报;2009年05期
9 刘海山;陈笑梅;石蕾;汤杭燕;吕春华;黄超群;;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氟啶脲[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年05期
10 周长朋;杨丽君;徐成钢;时文春;王静;;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J];分析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11 彭斌,翁昔阳,姚小琴,刘艺;一种新型添加剂在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一氧化碳中的应用[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4年04期
12 唐士军;陈昆燕;曾建;曾正蓉;李东亮;戴亚;孔旭;;重点工序工艺参数与主流烟气中CO量的关系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13 赵晓东;谢复炜;赵乐;王昇;张晓兵;;国内外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分析比较[J];中国烟草学报;2010年05期
14 徐峻;蔡兵;;烟草pH值对烟气烟碱的影响[J];广州化工;2010年11期
15 聂聪;;郑州烟草研究院卷烟减害研究成果集览(一) 发明了一系列卷烟烟气微量化学成分的捕集方法[J];中国烟草学报;2011年01期
16 吉文亮;马永建;仓公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残留氯霉素[J];药物分析杂志;2006年12期
17 杜咏梅;王允白;肖协忠;张怀宝;;抽吸条件对卷烟主流烟气苯并[a]芘释放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7年02期
18 王娜;潘治利;凡静云;艾志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预出口猪肉中硝基呋喃代谢物[J];食品科学;2008年09期
19 薛景娇;金永灿;孔维松;崔柱文;陈永宽;刘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苯酚[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1期
20 宋振兴;李元实;乔跃辉;崔成哲;马林;王春利;;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CO的研究进展[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宏卫;熊巍;唐纲岭;胡清源;;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中式烤烟主流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马莉;马雁军;王建平;白若石;严莉红;;连续流动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方法的改进[A];上海市烟草专卖局2009年度获奖论文集(工程技术类)[C];2009年
3 郭磊;索卫国;田耀伟;廖堃;;LC-MS/MS法对卷烟主流烟气中8种羰基化合物的测定[A];2008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戴亚;汪长国;朱立军;钟维勇;何蓉;吕杰超;;一种复合生化制剂在卷烟减害中的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5 吴达;顾文博;谢雯燕;;氮气稀释收集测定卷烟主流烟气氮氧化物[A];上海烟草系统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3年
6 吴达;谢雯燕;顾文博;;气质联用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四种芳香胺[A];上海烟草系统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3年
7 林洪;章新;黄齐林;董学畅;杨光宇;;用快速分离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酚[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闫克玉;王建民;闫洪洋;;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形成、危害及其减少措施[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文梁;浦俊卿;谢雯燕;杨良驹;;热脱附-气/质联用法测定主流烟气气相物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孙文梁;浦俊卿;谢雯燕;杨良驹;;热脱附-气/质联用法测定主流烟气气相物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A];上海烟草系统2004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伟祖;降低卷烟主要有害成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2 陆新;利用生物活性材料降低卷烟主流烟气关键有害成分含量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3 曹建华;改性醋酸纤维丝束及其在烟气过滤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4 舒俊生;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和一氧化氮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丁玉;质谱及联用新技术在烟草化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陈章玉;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在烟草重要化学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秀明;烟草及烟气中部分成分的定量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2 施应选;烟叶和烟气中TSNAs的含量分析及其与前体物的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静;卷烟制品中糖类物质对其甜吃味影响规律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韩敏;卷烟滤嘴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截留效率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廖予琦;卷烟主流烟气中部分成分在滤嘴中的截留效率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石佩;卷烟有害成分分析的化学计量学新方法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刘治涛;卷烟主流烟气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吸附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8 刘悍;三种维生素E酯的合成及其在卷烟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杜咏梅;抽吸条件对卷烟主流烟气苯并[a]芘释放量的影响及TPM致突变性与苯并[a]芘含量间的关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10 李勇;卷烟主流烟气中几类有害化合物的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湘潭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晓;通透新方式 降焦个性化[N];中国信息报;2006年
2 刘德祥;加强指标控制 确保卷烟品质稳定性[N];经理日报;2011年
3 张诚;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获可喜成果[N];科技日报;2005年
4 水荣;特殊过滤嘴可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N];云南科技报;2007年
5 卫广娜;降焦减害——烟草行业核心责任[N];经理日报;2007年
6 ;诱导淋巴细胞SCE交换频率和微核形成的研究[N];科技日报;2001年
7 陈旭;卷烟用高透气度成型纸研发成功[N];中国包装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刘洋 通讯员 张少伟;挺起品牌的脊梁[N];东方烟草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周海芬;科技创新铺就红塔成功路[N];云南日报;2009年
10 施惊雷 夏千惠;第一纳税大户报单:六年创造税利600亿[N];四川政协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