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马建华,陈道达,郑清平,田源,陶凯雄;细胞图像分析优选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2期 |
2 |
杨华;易军;姚青;陈江浩;王岭;凌瑞;;阿霉素纳米微粒经动脉给药对兔肝肿瘤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09年11期 |
3 |
邱惠芳;王军臣;;转铁蛋白在肿瘤和脑主动靶向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
4 |
张予,张覃沐;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的机理及防治[J];癌症;1991年03期 |
5 |
赵刚,祁静蕙,胡增华,杨晓红,黄力明,沈晓梅;国产阿霉素相同剂量不同用药方案静脉滴注药代动力学及疗效与毒副反应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1992年05期 |
6 |
林树强,卢雨霖,刘通;15例患者使用阿霉素化疗后的即时心功能测定分析[J];癌症;1993年06期 |
7 |
陈江浩,王执民,吴道澄,徐山淡,陈海微,张洪新;阿霉素脂质体经肝动脉给药治疗大鼠肝肿瘤[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8 |
易平勇,王贵华,陈建安,卓德赋,马恩奇,潘自勤;吡喃阿霉素与阿霉素治疗乳腺癌近期疗效的对比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2000年03期 |
9 |
张朝阳,何庆泗,刘博;阿霉素诱导人胆囊癌细胞凋亡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06期 |
10 |
于志勇,左文述,魏玲,薛兴奎,卓培英,宋现让,刘玉谭,刘岩松,周正波,邵志敏;阿霉素对不同乳腺癌细胞株的抑制及凋亡调控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
11 |
Alberts DS;樊亦军;;红比腙(rubidazone)和阿霉素对比:其对脾集落试验系统毒性的评价[J];国际肿瘤学杂志;1977年06期 |
12 |
徐家裕;;阿霉素在胃肠肿瘤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1992年08期 |
13 |
张其忠;黄诚;;(鱼它)滨阿霉素联合方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附260例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J];中国肿瘤临床;1993年02期 |
14 |
宋莉;益气养血中药配伍阿霉素化疗减毒作用的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5年02期 |
15 |
陶凯雄,陈道达,王国斌,白植军,芦晓明,田元,吴在德,虎凤仙,聂秀;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靶向治疗胃癌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1999年04期 |
16 |
静雨;;脂质体阿霉素获准用于治疗卡波济氏瘤[J];国外医学情报;1999年11期 |
17 |
高普均,马琳,徐昕;晚期肝癌多相脂质体介入化疗的疗效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0年06期 |
18 |
张昕婷,张海青;吡喃阿霉素治疗淋巴瘤100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1年16期 |
19 |
况建荣,燕平,王道梅;常规剂量阿霉素致急性心功能不全一例[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1年05期 |
20 |
袁保兰!221009;大剂量顺铂联合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16例报告[J];实用癌症杂志;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