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吉民;车云霞;王如骥;王宏根;;甘氨酸与间硝基苯甲酸加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物理化学学报;1994年01期 |
2 |
历晶;;反式-双(二甲基苯膦)铂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
3 |
游晓莉;徐布一;李权;赵可清;;噻唑类生色分子的电子光谱和非线性光学性质[J];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02期 |
4 |
刘彩萍;刘萍;吴克琛;;有机及金属有机苯乙炔树状分子体系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08年07期 |
5 |
李孝娟;孙世玲;刘艳;赵海波;刘春光;仇永清;;含二茂铁双Schiff碱配体及其Ni(Ⅱ)配合物电子光谱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1期 |
6 |
朱崇强;杨春晖;孙亮;;非线性光学晶体CdGeAs_2点缺陷的研究[J];化学进展;2010年Z1期 |
7 |
赵岷;张元;王璐;;含咔唑生色团的有机芳香杂环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3期 |
8 |
唐鼎元;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硼酸盐晶体生长的研究进展[J];结构化学;1995年Z1期 |
9 |
李淑瑾,曹阳,周为群,张振江;2-甲基-4-亚苄基-5-噁唑啉酮衍生物非线性光学材料的量子化学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10 |
李荣缇,张军良,余从煊,张国臻;新型嘧啶环取代二乙炔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合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11 |
赵景泰,何国梅,许一婷,曾碧蓉,毛少瑜,宓锦校;稀土化合物RE(HCO_2)_3(HNO_2)的合成与表征[J];中国稀土学报;1999年02期 |
12 |
王新强;一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晶体结合能的变分法[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7年02期 |
13 |
赵雄燕,周其庠,何元康,陈慧英;共轭型聚合物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1998年02期 |
14 |
付伟,封继康,任爱民,孙秀云,金宏威,王江洪,沈玉全;系列新推拉型多环共轭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4期 |
15 |
陆春海,陈文凯,廖俊生,汪小琳,孙颖;氚标记甲烷分子光谱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年01期 |
16 |
周为群,陆路德,杨绪杰,曹阳;N-(2-氟苯甲酰基)-N′-4-甲基苯基硫脲的结构和构型研究[J];化学学报;2004年16期 |
17 |
祝生祥,薛春荣,肖志刚;PuH_3分子的几何构型及基态附近势能特征计算[J];计算物理;2004年06期 |
18 |
史福强,姜小明,徐志成,安静仪,俞稼镛;吡咯-HCN体系在气相及溶液中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04年11期 |
19 |
陈万锁,陈志荣;苯甲醛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研究[J];有机化学;2005年07期 |
20 |
陈玉红;张材荣;康龙;罗永春;;(XB_2)_2(X=Al,Be,Na,Mg)团簇的密度泛函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6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