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于善青,赵瑞玉,刘晨光;强酸性介质中用三嵌段共聚物模板合成介孔硅基分子筛 Ⅰ.样品的表征及共溶剂、共表面活性剂对样品颗粒外貌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4年04期 |
2 |
牟天成;韩布兴;;超临界流体的共溶剂效应和混合流体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6年01期 |
3 |
郑修成;袁程远;赵文平;杨春艳;叶文豪;王向宇;;介孔分子筛SBA-15的合成与表征[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1期 |
4 |
姜涛;韩布兴;;超临界流体化学热力学[J];化学进展;2006年05期 |
5 |
赵东旭,韦新桂,谷振宇,张贵锋,苏志国;脱磷脂牛血红蛋白的制备[J];生物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
6 |
胡军;汪建军;周丽绘;谢颂海;刘洪来;;Ti-Si介孔分子筛的转晶与控制[J];物理化学学报;2006年06期 |
7 |
张晓宏,吴世康;荧光探针技术研究共溶剂对PEO-PPO-PEO嵌段共聚物溶液胶束的形成及内部结构的影响[J];高分子学报;1999年02期 |
8 |
廖霞,李刚,孙兴华,何嘉松;超临界CO_2及共溶剂作用下聚碳酸酯的结晶和熔融行为[J];化学学报;2003年10期 |
9 |
李进,周贤爵,胡学超,邵惠丽;共溶剂对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及热性能的影响[J];合成纤维工业;2004年06期 |
10 |
霍玉秋,翟玉春,童华南;3种共溶剂对正硅酸乙酯水解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1 |
汪小江,杨慎,王连生;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及NaCl对对二氯苯在水中活度系数的影响[J];环境化学;1993年04期 |
12 |
张红娟;李斌;唐焕文;郭崇慧;;进化策略的一种改进及其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5年12期 |
13 |
刘磊;徐燕;张清荣;;单分子分析方法研究的进展[J];焦作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14 |
童宇峰,郁鉴源;仪器分析方法研究蛋白质体外折叠的进展[J];分析测试学报;1997年06期 |
15 |
支泽勇;刘鹏程;黄岩谊;赵新生;;用于单分子动力学实验的微流控混合器(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8期 |
16 |
于娟;魏燕;王继刚;;多羟基醇类共溶剂对Mg/Al水滑石水热制备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1年11期 |
17 |
赵东旭,路秀玲,苏志国;聚乙二醇对血红蛋白离子交换层析行为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
18 |
文震;刘波;郑宗坤;吕维忠;游新奎;李琼;;超临界CO_2及超临界CO_2/乙醇中磷脂酰胆碱的溶解度[J];精细化工;2008年09期 |
19 |
张智印;陶冶;;同步辐射圆二色谱及其在糖生物学及生物分子中的应用[J];生命科学;2011年07期 |
20 |
张津辉,陈惠鹏,蒋中华;一种脲梯度电泳的简便方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9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