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流场驱动大分子迁移穿过微通道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李学进  贺鹏涛  梁好均  
【摘要】:正借助消除微通道壁滑移[1]和粒子密度涨落[2]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我们观察了大分子在流场驱动作用下迁移穿过微通道输运过程中的链构象变化和动力学行为。通过模拟我们发现,在流场驱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曹军;洪芳军;陈翔;郑平;;芯片上叉指电极介电电泳的模拟与实验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08年07期
2 庞瑾瑜;吕鑫;张健;苑世领;徐桂英;;介观模拟方法研究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介质中的聚集行为[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3期
3 毛伟;孔滨;杨小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研究高分子链取向对形变液滴回缩法测定界面张力值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05期
4 尤莉艳;赵英;王帅;吕中元;;顶盖驱动流中胶束形态变化的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09期
5 李娜;奚西峰;何小霞;樊英杰;刘芙蓉;;甲烷水合物分解动力学模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6期
6 王清;陈山;王晓;李素霞;邹青松;韦艳君;;大分子聚合度测定技术的研究[J];化学世界;2011年02期
7 В.И.Иванов ,З.И.Кузнецова ,劉仁慶;纤维素大分子内弱链节的化学性质[J];高分子学报;1958年04期
8 任鎮章;;动力学化学分析法[J];化学通报;1961年01期
9 ;第33届IUPAC MACRO90国际大分子讨论会(海报)[J];高分子通报;1988年02期
10 王志中;;大分子的量子化学计算[J];化学通报;1990年07期
11 李英俊;王孝敏;;利用膜渗透仪测定大分子的分子量[J];分析仪器;1993年03期
12 冯喆;金幼铭;;大分子交联剂合成及其数均分子量_n和聚合度n的~1H NMR测量[J];上海建材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13 邱武昌,徐雕,马文驹;熔液法晶体生长流场的数值模拟(英文)[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年03期
14 于建忠;袁婉清;;混合组份动力学分析的特点及展望[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15 朱艳艳;徐桂英;;界面扩张流变方法研究大分子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01期
16 于擎;曹洁;;质谱动力学方法在手性识别及对映体过量值方面的原理及应用[J];质谱学报;2009年03期
17 郑绍聪;马丽萍;宁平;杜亚雷;张伟;高红;;高硫煤还原磷石膏的热分解动力学[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8 徐毅;冯剑;;星形两嵌段共聚高分子薄膜微相分离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19 王青跃;;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锰[J];上海有色金属;1987年04期
20 晏华,周旭章,李明新;热动力学方法测定端羟基聚丁二烯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进;贺鹏涛;梁好均;;流场驱动大分子迁移穿过微通道过程的计算机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刘笔锋;骆清铭;Shigeru Terabe;;电泳芯片微通道中分子传递效率的比较研究[A];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王玉军;毕元春;赵斌;骆广生;;运用微通道技术制备氧化锌材料[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林金明;刘江疆;;基于微通道内表面张力控制和驱动的分析新方法研究[A];第六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会议摘要论文集[C];2010年
5 郭佳意;王振纲;梁好均;;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高分子溶胀线团塌缩转变[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白志强;夏宇正;石淑先;郭洪霞;;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对称PE/PEO/PE-PEO三元共混体系的相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洪冰冰;邱枫;杨玉良;;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schizophrenic胶束翻转[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8 段宝根;杨小震;;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表面活性剂体系的介观力场方法[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慧;刘鸿;吕中元;孙家钟;;伴有可逆反应的二元混合物相分离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遵民;郭洪霞;;液晶-水界面的锚定取向转变[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彦东;高分子在受限环境中结构和动力学的介观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尤莉艳;嵌段共聚物的非平衡态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夏俊;复杂嵌段共聚物胶束体系的耗散粒子动力学及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4 辛景;嵌段共聚物多隔段胶束的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5 刘大欢;复杂嵌段共聚物体系微相结构的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6 刘宏伟;高分子材料表面修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7 李占伟;软物质体系复杂相行为的多尺度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杨秀晗;微分离分析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陈万煜;非共价作用下形成的聚两性电解质凝胶及超分子凝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盖宏伟;单分子荧光成像检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翀;基于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的聚合物流体流动过程数值模拟[D];郑州大学;2009年
2 刘伟;嵌段共聚物在剪切下微观相行为的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姜俊杰;流场下受限高分子的动力学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晓影;微通道无膜扩散法测定有机分子扩散系数[D];东北大学;2008年
5 徐龙;威兰胶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之间的相互作用[D];山东大学;2012年
6 崔媛媛;多隔段胶束在剪切条件下和限定空间中的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7 霍素斌;微铝管超疏水表面制备及水流动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Jenny Cheng Oi Lee(曾爱丽);选择性溶剂中胶束结构的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9 王小蓉;双孔道管状介孔炭在液相吸附中的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丛;三嵌段聚合物胶束/DNA络合物自组装行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