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朱霞石马丽娜顾颖  
【摘要】:正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体内某些酶有激活作用及刺激造血机能和促进红细胞再生的作用。但过量亦会中毒,因此测定环境中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测定镍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本实验研究了Ni~(2+)对含邻菲罗啉的对叔丁基杯[4]芳烃衍生物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谭玉清;李隆弟;;8-羟基-1,3,6芘磺酸钠在不同溶液介质中的荧光光谱研究[J];分析化学;1991年06期
2 王钢,何应律,张嫣,赵锦端,王宗花;二溴苯基荧光酮荧光猝灭法测定铟[J];分析化学;1997年03期
3 陈景元,王果庭,刘金柱;稳态荧光猝灭法确定胶束聚集数的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3年04期
4 崔新宇;谷红梅;李英杰;;水杨基荧光酮-乳化剂-羟丙基-β-环糊精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铜[J];分析试验室;2010年10期
5 邓湘舟;张诠;曾霭容;袁志萍;;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二氧化氯[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年12期
6 郑志雯,杨培慧,冯德雄,蔡继业;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血红蛋白谱学性质的影响[J];暨南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高贵珍,陈雷,丁一磊;荧光法研究茜素红S与壳聚糖作用机理及其应用[J];生物学杂志;2004年06期
8 田江红;荧光光谱学中的表面活性剂[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陈兰化;麦塔喇红的荧光光谱[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10 戚秀菊,康志敏,张玉平,朱智甲,魏永巨;荧光猝灭法测定铁(Ⅲ)-铝试剂络合物稳定常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11 占浔寿;吴芳英;;基于ZnS∶Mn量子点荧光猝灭法测定磺胺嘧啶钠[J];分析测试学报;2011年03期
12 陈亚华;刘一真;;邻氯苯基萤光酮-CTMAB-TritonX-100荧光法测定微量铍[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1990年02期
13 王钢,何应律,赵中一,赵锦端,王茀鹏;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镉-四碘合镉-罗丹明S-聚乙稀醇荧光猝灭体系的研究[J];分析化学;1993年06期
14 马红燕,孙雪花,张琰图,陈小利,张社争;甲磺酸培氟沙星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铁[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年10期
15 王壮坤;;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铜[J];辽宁化工;2006年01期
16 陆建平;王益林;蒋桂海;;罗丹明6G荧光猝灭法测定Hg~(2+)离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7 台德艳;;荧光猝灭法测定铜离子[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8 杜容山;黄应平;万正勇;罗光富;李瑞萍;;2,3,7-三羟基-9-(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荧光猝灭法测定锰(Ⅱ)[J];分析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19 徐勉懿,潘祖亭,李佳;表面活性剂对卟啉荧光光谱影响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20 王海霞;盛丽;韩小茜;;罗丹明B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溴酸根离子[J];光谱实验室;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霞石;马丽娜;顾颖;;CTAB增敏杯[4]芳烃螯合物荧光猝灭法分析镍的研究[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建玲;韩布兴;赵悦菊;李建申;杨冠英;;二氧化碳诱导Pluronic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胶束化及热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3 高丽华;柏丽杰;王科志;;2-(2'-吡啶基)苯并噁唑的金属离子荧光传感性质[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4 敖明祺;周亭;徐桂英;;咪唑Gemini表面活性剂与BSA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国宝;苑再武;郝京诚;;表面活性剂选择性电极研究季铵盐/脂肪酸盐二元复配体系[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周永新;;荧光分析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C];1989年
7 王瑜;曹以诚;喻德峰;范雅珣;伍春娴;韩玉淳;王毅琳;;DNA与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相互作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刘学民;李丹萍;杜光劲;李伟;;荧光增白剂VBL与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何承前;侯研博;韩玉淳;王毅琳;;新型四聚表面活性剂PATC对Amyloid β(1-40)纤维的解聚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周天华;游毅;赵剑曦;;Heterogemini表面活性剂热致液晶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炳英;胶束与金属胶束模拟水解酶催化酯水解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李敏;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中铑—膦配合物催化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齐伟;多金属氧簇杂化反胶束在二氧化硅基质中的超分子组装及功能化[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娜;离子液体中分子有序组合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延辉;两亲分子自组装体系及其耐盐机理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龙攀峰;全氟脂肪酸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溶液聚集行为和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贾东辉;脂肽类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邱晓梅;生物模型分子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量热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陈美玲;表面活性剂的QSPR、界面吸附和自组装理论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方云;均聚物/表面活性剂或无规共聚物的水相自组装及微反应器应用[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雪莲;CdTe量子点与氮氧自由基、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伟伟;水溶液中二肽—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电导和荧光光谱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吕卫华;表面活性剂与β-环糊精的光谱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蒋凌风;液相荧光金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周文军;可离子化有机污染物在表面活性剂改性黄土中的吸附特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党雪平;基于表面活性剂增敏的电化学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杨晓婧;阴离子与脱铁伴清蛋白作用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8 陈喜蓉;超声化学法制备纳米α-Fe_2O_3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9 张晓青;压电微生物信息传感仪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韩永才;乙醇/水混合溶液中表面活性剂CTAB自组装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玉芬;带你走进磷的世界[N];光明日报;2007年
2 记者 陈卫东;无机微纳晶形貌调控研究获重要进展[N];科技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