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法快速测定萝卜和污水中克百威残留量
【摘要】:克百威是一种高效内吸广谱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本文将三维荧光与化学计量学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和自加权交替归一残差拟合(SWANRF)两种二阶校正算法相结合,实现了红萝卜背景和污水中的克百威含量的直接快速定量测定.当选取组分数为2时,用ATLD获得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5和0.994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8.9)%和(104.4+4.2)%,利用SWANRF则分别为0.9978和0.996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4)%和(102.5+2.8)%.另外,还用椭圆置信区间(EJCR)测试和品质因子,如灵敏度(SEN)、选择性(SEL)、预测均方根误差(RSMEP)和检测下限(LOD)评估了两种算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算法都能以"数学分离"代替繁琐的"化学分离",成功地解决萝卜和污水中内源干扰物质与分析物光谱重叠所引起的难分辨的问题,可用于未知干扰共存下克百威含量的直接快速测定.
|
|
|
|
1 |
;肯尼亚环保人士呼吁禁用杀虫剂“克百威”[J];农化新世纪;2008年06期 |
2 |
余磊;秦宝福;冯贵颖;许炳云;赵宇蕾;李晓艳;;一株克百威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9年03期 |
3 |
李宝庆;鹿秀云;郭庆港;李社增;马平;;克百威降解菌CYW-44的分离及其酶促降解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S1期 |
4 |
汪东;王敬国;慕康国;;土壤表面TiO_2对克百威光降解的催化作用[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0年01期 |
5 |
王际方;;克百威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
6 |
谢国红;王丙丽;闫海生;孔凡彬;;土壤吸附克百威的热力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
7 |
金春姬;肖波;任娟;杨平;王金俊;;粉末状和颗粒状有机膨润土对克百威的吸附[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06期 |
8 |
李崇瑛,卢彦,余利军,余朝琦;在线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样中的克百威残留[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9 |
韦林洪;刘曙照;邵秀金;张军;;绿磺隆克百威三唑磷多抗体免疫亲和色谱技术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0期 |
10 |
金春姬;杨平;任娟;肖波;王金俊;;改性膨润土粉末对克百威的吸附[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9期 |
11 |
林亲铁,杨仁斌,李适宇;克百威 甲基对硫磷对湘云鲫脑AchE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2002年05期 |
12 |
贾会娟;祝惠;袁星;王朝霞;;克百威与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S2期 |
13 |
蔡道基,朱忠林,单正军;建议加强对克百威的环境管理[J];农药科学与管理;1997年03期 |
14 |
朱国念,吴慧明,杨挺,吴刚,胡秀卿;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水中克百威的研究[J];核农学报;2004年06期 |
15 |
张卉枫;吴海龙;夏阿林;朱绍华;俞汝勤;;荧光二阶校正法用于多环芳烃蒽和菲的直接定量测定[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年01期 |
16 |
刘曙照,韦林洪,徐维娜;克百威的免疫亲和色谱分析研究[J];色谱;2005年02期 |
17 |
刘宝峰,周培,陆贻通;克百威及其代谢产物对小鼠DNA损伤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
18 |
关芳;张锡辉;;远距离引水工程中污损生物和水质变化规律研究[J];给水排水;2006年11期 |
19 |
陈佳宁;蔡宗群;朱亚先;张勇;;双波长荧光法同时测定水溶解态的茚、萘和菲[J];分析化学;2008年03期 |
20 |
朱宇峰;王志伟;吴志超;唐书娟;王旭;;膜-生物反应器中荧光物质对膜污染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