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生物沼气制合成气催化反应工艺的研究
【摘要】: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负载量为7.5wt%~15wt%的Ni/SBA-15催化剂。以CH_4/CO_2体积比为2的模拟生物沼气为基础原料,向其中添加适量的氧气和水蒸气,在连续固定微反装置上考察了Ni负载量、空速、进料比等因素对生物沼气催化转化制合成气的影响。运用XRD、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温度为800℃、空速为24000mL·g~(-1)·h~(-1)、进料比CH_4:CO_2:H_2O:O_2=2:1:0.57:0.57(V/V)时,10%Ni/SBA-15催化剂活性较好,CH_4和CO_2转化率分别达到91.8%和76.9%,H_2/CO比为1.35左右。活性组分Ni引入介孔分子筛载体SBA-15后,分子筛的特征孔道结构保持良好,Ni具有较好的分散性。
|
|
|
|
1 |
宋一兵,赵修华,纪红兵,林维明;CH_4、CO_2与O_2催化氧化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催化剂中CeO_2的作用及影响[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8年04期 |
2 |
姬涛,林维明;CH_4、CO_2与O_2制合成气的研究 Ⅱ工艺条件的影响[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8年04期 |
3 |
;蒸汽重整催化剂[J];化工文摘;2000年05期 |
4 |
王景行;陈聪慧;;合成气分子筛净化系统问题及处理[J];贵州化工;2006年03期 |
5 |
谢克昌;张永发;赵炜;;“双气头”多联产系统基础研究——焦炉煤气制备合成气[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8年02期 |
6 |
;甲烷/CO_2重整反应制合成气技术获得突破[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9年08期 |
7 |
郑洪亮;;以褐煤为原料制取甲醇合成气煤气化技术的选择[J];广州化工;2011年05期 |
8 |
J.Engelhard,林文元;从褐煤制取合成气的高温温克勒示范装置[J];煤炭转化;1987年03期 |
9 |
李琼玖;叶传湘;;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工艺优化[J];四川化工;1996年04期 |
10 |
;天然气与二氧化碳转化成合成气已被攻克[J];川化;1997年03期 |
11 |
李春义,沈师孔;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
12 |
;有潜力的气化技术[J];化工文摘;2000年07期 |
13 |
丁振伟,王伟;德士古煤气化合成气带水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化肥工业;2003年03期 |
14 |
欧阳朝斌,宋学平,郭占成,段东平,于宪溥;天然气-煤共气化制备合成气新工艺[J];化工进展;2004年07期 |
15 |
董新法,姬涛,林维明;CH_4、CO_2与O_2制合成气的研究(V)——催化剂床层的热波分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
16 |
李欣;;合成气压缩机的抗喘振设计[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年07期 |
17 |
唐宏青;;低温甲醇洗净化技术[J];中氮肥;2008年01期 |
18 |
邵春林;;壳牌气化炉及合成气冷却器的设备构造[J];中氮肥;2008年02期 |
19 |
刘淑红;陈燕馨;徐恒泳;王玉忠;李文钊;;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固定床反应器的研究进展[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8年02期 |
20 |
李东;袁振宏;庄新姝;吕鹏梅;;厌氧发酵合成气生产燃料和化学品研究的进展[J];煤炭学报;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