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表面改性淀粉填充聚乳酸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王继文  郑文革  
【摘要】:正本文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偶联剂,在淀粉颗粒表面接枝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并将制得的表面改性淀粉(SMS)与聚乳酸(PLA)进行共混。测试了共混物的拉伸和冲击性能,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共混物的热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适当分子量的聚乙二醇表面改性淀粉可极大地提高PLA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淀粉作为填料以降低成本,同时提高生物降解性。增韧结果显示,试样断裂伸长率取决于接枝PEG链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盼;胡蕾;杨桂春;陈祖兴;;聚乙二醇支载四分枝琥珀酰亚胺的合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赵丽芬;李建;张军;;聚己二酸乙二酯的合成及其与聚乳酸的共混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邱运仁;欧阳伟;;聚乙烯醇缩丁醛溶液的动态流变性能[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4 樊国栋;杨锐;程婵;张春梅;;H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塑料;2011年02期
5 樊国栋;张春梅;陈春兰;杨锐;李甜甜;;端羟基聚(乳酸-己内酯)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J];材料导报;2011年08期
6 殷耀兵;高会东;;利用~(19)F NMR与荧光光谱法检测高分子酰胺化反应[J];光谱实验室;2011年04期
7 毛媚;田鹏;于龙;赵婷婷;吕烨;吴迪;;硫酸钛为钛源制备二氧化钛的实验条件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牟婉君;李兴亮;刘国平;;聚乙二醇双水相体系中铼、钼萃取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6期
9 陈文;;极谱法测定铝合金中锆[J];冶金分析;2011年08期
10 范建凤;李丽青;黄玉峰;范楼珍;;片层纺锤形纳米CuO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电化学;2011年02期
11 王学川;卢先博;强涛涛;郑郸;;超支化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6期
12 李芬芳;林立;周凤霞;刘文英;;日光辅助掺钒TiO_2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的研究[J];杭州化工;2011年02期
13 史博;梁亮;聂丽君;;树枝状聚醚的合成与实验条件探讨[J];材料导报;2011年10期
14 胡亚微;刘珊;黄思雅;潘伟;;TiO_2超疏水膜的制备及影响因素[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15 于世钧;高博;王璐;王红;高永久;;含偶氮苯结构聚酯的合成及性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6 陈艳丽;胡中爱;常艳琴;王欢文;张子瑜;杨玉英;;掺铝α-氢氧化钴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1年07期
17 康永宁;李淑妮;翟全国;蒋育澄;胡满成;;CsCl-PEG 400-H_2O三元体系在15,25和35℃时的等温溶解度、密度及折光率研究[J];稀有金属;2011年04期
18 侯祥;魏立纲;马英冲;李坤兰;王少君;余加祐;;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制备纤维素微球[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9 刘再满;魏亚玲;;双水相聚合法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性能[J];应用化学;2011年08期
20 赵丽杰;赵丽萍;白晓琳;关晓彤;刘永宏;;微波消解催化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痕量镍[J];食品科学;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继文;郑文革;;表面改性淀粉填充聚乳酸材料力学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2 高建文;廖凯荣;全大萍;卢泽俭;;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的降解性能[A];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C];2002年
3 张晓静;孙家书;王超君;方少明;;基于POSS的星形聚乳酸的合成与表征[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赵剑豪;廖凯荣;全大萍;卢泽俭;;低左旋度聚乳酸的体外降解行为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C];2002年
5 孙敬茹;于海洋;马丽莉;杨晨光;陈学思;;不同旋光结构的聚乳酸共混体系的热力学行为及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吴桐;何勇;韦嘉;范仲勇;李速明;;聚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结晶行为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7 庞烜;曲智;段然龙;陈学思;;席夫碱-铝化合物对于丙交酯的立体选择型聚合[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伍忠杰;李艳霞;安娜荣;王建颖;董丽松;杨宇明;;增塑的聚乳酸的热和结晶性质[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梁梅;李万庆;赵波;卢灿辉;;可生物降解增塑聚乳酸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初步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10 邓联东;邢金峰;董岸杰;;聚十八烷二酸酐/聚乙二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纳米粒[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宁;聚乳酸共混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屠春来;聚乙二醇超分子体系的构建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宇恒星;聚乳酸聚合及降解的动力学研究[D];东华大学;2002年
4 孙璐;聚乳酸—两亲分子混合体系气/液界面相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郑庆康;水溶性高分子在气液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职慧珍;具有温控两相性质的聚乙二醇型双子离子液体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余贯华;生物功能表面活性剂和生物功能微球改性聚乳酸表面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林旭锋;聚乙二醇支载的氮杂环化合物的液相合成[D];浙江大学;2005年
9 娄丽萍;光学活性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阎文锦;以绿色溶剂聚乙二醇(PEG)为还原剂和稳定模板合成的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催化的有机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百元;生物降解性聚乳酸材料的改性[D];吉林大学;2006年
2 梁芸;功能化聚碳酸酯的酶促合成及其对聚乳酸的改性[D];武汉大学;2004年
3 李文斌;聚乳酸合成过程的理论计算及其共混物的相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庄儒彬;表面接枝聚乙二醇的聚合物微球PEG-GMA/MMA的制备及其相转移催化性能的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5 周萍;不同形貌的金属和钨酸盐纳米粒子的制备[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熊剑;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几种修饰酶性能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汤伟;功能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自组装[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曲超;PCL/PEG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结晶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胡德富;聚乳酸结晶、熔融行为以及无序—有序相转变[D];郑州大学;2009年
10 孙令民;杯芳烃—聚乳酸、液晶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苯酚的理化性质[N];中国化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