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曹丽琴胡耀东李静王吉德  
【摘要】:正聚-4-乙烯基吡啶(P4-VP)微凝胶因含有独特的吡啶基团,在吸附有机小分子和重金属离子、pH响应材料、药物传输以及抗菌材料领域有重要用途,而备受关注。传统制备多采用乳液聚合法。本课题组在前面研究了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为反应介质,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交联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性微凝胶。本文尝试此法,为P4VP的制备提供了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惠伯棣,朱雨杰,武兴德,陈杭;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J];现代仪器;1999年01期
2 王金民;郭晓洁;姚煜东;;大型超临界CO_2萃取装置中萃取釜的研制[J];机械工程师;2007年06期
3 刘宝友;王园园;魏福祥;;离子液体走向工业化应用的两个重要理论问题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9年02期
4 谭明臣;邢存章;高菲;;超临界流体在生成碳-碳键反应中的应用[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戚朝荣;江焕峰;;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的有机反应[J];化学进展;2010年07期
6 周忠清;超临界二氧化碳化学[J];上海化工;1996年03期
7 刘亚青;赵贵哲;张燕君;;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聚合物挤出成型中的应用进展[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8 许文娟;马丽萍;黄彬;黄小凤;邓春玲;;CO_2催化加氢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9年S1期
9 陈志民;薛峰峰;孙冠男;陈加福;许群;;超临界二氧化碳对不同聚合方法制备的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塑化研究[J];高分子通报;2010年06期
10 刘娟红;娄彦敏;周晓平;刘锦超;;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共溶剂甲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11 张京声;孙君社;余红;张中义;刘萍;;超临界CO_2体系下固定化亚油酸异构酶的催化反应[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2 刘天涛;金志明;潘龙;;聚四氟乙烯可熔融加工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10年05期
13 吕正璋;张艳中;;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聚氟乙烯的制备[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4 余蜀兴,余蜀宜,李建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器[J];化工装备技术;1998年01期
15 刘汉槎,金波;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应用中的工业工程技术问题[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年06期
16 曹现福;陈鸣才;陈德宏;王长安;许凯;;超临界二氧化碳在高分子合成及加工领域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2006年07期
17 阳元娥;谭伟;;离子对/SC-CO_2萃取技术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年10期
18 孟准;聂俊;何勇;;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光聚合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0年06期
19 钱伯章;;绿色溶剂超临界CO_2的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0年03期
20 方明强,冯尚华;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与绿色化工过程[J];广东化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丽琴;胡耀东;李静;王吉德;;聚4-乙烯基吡啶微凝胶的绿色合成[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2 张团伟;张宝泉;;高压或超临界相态下乙醇发酵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3 李磊;;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制备纳米多孔聚合物薄膜[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4 郝剑敏;奚春宇;才淑霞;赵凤玉;;二氧化碳膨胀环己烷介质中加氢反应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5 李金華;山口俊介;橋本悟;酒井秀樹;阿部正彦;;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来研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及其特征评价(英文)[A];2006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建刚;马晓波;张智芳;刘忠文;刘昭铁;;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均聚物及与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共聚物的合成[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何良年;杜亚;王金泉;田杰生;岳晓东;孔德林;;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及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化学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孟准;聂俊;何勇;;超临界二氧化碳光聚合制备高交联度聚合物[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9 许文娟;马丽萍;黄彬;黄小凤;邓春玲;;CO_2催化加氢研究进展[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10 蔡健炜;兰巧锋;贺昌城;余坚;张军;何嘉松;;分步结晶对间规聚苯乙烯晶粒尺寸的影响[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广明;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功能化膜与微球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阎青;醋酸为溶剂的沉淀聚合法合成单分散交联功能聚二乙烯基苯微球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3 王成卫;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4 王忆铭;超临界CO_2中γ射线预辐射高聚物的整体接枝改性[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鲍宗必;色谱法拆分手性药物中间体的应用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王冬;聚芳醚类微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蔡震峰;金属硫蛋白印迹聚合物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徐安厚;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四氟乙烯基含氟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沈江南;固载促进传递CO_2分离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付玉杰;甘草黄酮和甘草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翔;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大孔膜中的渗透机理及模型计算[D];天津大学;2005年
2 薛峰峰;超临界流体对聚合物微球的影响及无机中空微球的制备[D];郑州大学;2009年
3 杜小刚;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挤出成型聚四氟乙烯/聚丙烯的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4 闾肖波;苦杏仁苷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反胶团中的增溶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戴勋;魔芋葡甘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罗佳;超声波/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挤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丙烯的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7 姚明辉;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膜中的传质机理及超临界耦合膜分离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廖涛;共聚物—超临界二氧化碳体系的相平衡和成核性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9 胡娜;新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10 王文静;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性能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德福;二氧化碳显威高新领域[N];中国矿业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